成都制造业安全监管新动向
2025年,四川省在经济工作中表现出强劲的冲劲与明确的战术,旨在推动高质量发展。1月7日,全省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在成都召开,会议上强调了优质产品和重点产业链两个重要概念,指出这两者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素。
为提升整体供应链的能力,四川省计划从多个方面着手,首先,是推动优势产业的提质倍增,持续开发优质的“四川造”产品,并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四川将特别关注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和软件服务等行业,加强产业链的提升和延伸。此外,四川还计划加快商业航天、低空经济和其他新兴产业的发展。这些措施通过建圈强链战略,专注于重点产业链的高质量发展,特别是补齐短板、加强长板、建立新板的工作。

成都作为四川省会,承担了重点产业链中14条的托管与发展,通过着重发展区域产业集群,推进供应链上下游的深度融合,形成完善的产业链,以推动四川工业成为真正的“主引擎”。同时,随着工业互联网的发展,成都也在逐步推进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今年,成都将实施智改数转项目,依托数字化平台,实现生产过程的智能化和透明化管理,从而提高产品供给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在安全生产方面,成都的制造业也面临着不少挑战。为此,成都市政府实施了一套完整的安全监管方案,确保制造业企业在提升供给能力的同时,始终坚持安全生产第一的原则。这个方案包括更新设备、采用先进生产技术以及配套的安全管理制度等,这些试点措施不仅为企业带来国际性技术供应管理经验,同时也希望通过这些尝试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与此同时,成都还推动企业加快技术改造,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升整体安全监管水平和事故应对能力。
在技术创新上,成都市正在大力推动智能制造,融合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通过引入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等技术,提高设备智能化水平,以减少人为操作失误,实现全程监控与管理,提升企业生产效率和商品质量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创新度与完整性。在市政府的引导下,更多的制造业企业将迎来新一轮因安全生产和智能化升级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未来,成都市将在继续充分发挥其在四川经济中的引擎作用的同时,借助国家政策扶持,推动制造业的升级改造和高质量发展。通过全方位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都制造业既要抓住政策带来的市场机遇,也要确保落实优质产品供给能力和高可靠性产业链的建设,从而为将四川打造成为全国领先的制造业中心贡献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