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智转型引领工业升级
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工业制造业成为聚焦点。李书福在政协会议上提出“数字技术与绿色技术改造”的倡议,促使传统制造业加速向智能化、绿色化升级。他强调民营企业的参与至关重要,呼吁国家政策细化以支持基础零部件及材料领域的创新。传统制造业在稳定产业链的同时,也面临“大而不强”的问题,需加快转型步伐。
本届两会中,工业互联网是热门话题。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长余晓晖提出,数字技术成为经济转型的核心驱动力。5G、AI等技术的融合正在推动工业互联网向深度和广度发展,帮助企业大幅提升创新能力和效能。工业互联网已覆盖41个工业大类,标识解析服务企业超五十万家,实现了应用规模化的发展。
在高端制造领域,人工智能和空天仿生技术成为前沿。全国人大代表郭雷认为,发展高智商、高延展性的智能技术,是产业升级的出口。通过“新硬实科技”策略,创新技术需要转化为实体效益并服务于国家重大需求。
李书福和余晓晖的主张在实践中已有成效。智能制造在多个行业中深度渗透,如汽车、装备制造等。中小微企业虽面临数字化转型门槛高,但政府和企业共同努力能推动更大规模的数字化普及。这些措施不仅能在实体经济中落实,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预计到2024年,工业互联网核心产业规模将超1.5万亿元,工业智能终端等领域蓬勃发展。
从实际成效来看,政策支持和技术创新相辅相成,提升整体产值并增强产业链韧性。未来,工业互联网的发展方向是实现“数智化加速度”,通过数字平台和技术的深度融合,促进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大步跨越。这不仅对中国制造业而言是机遇,更是推动国际竞争力提升的途径,全面推进中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