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业保障:露天矿山边坡智能监测系统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规模不断扩大。然而,随之而来的边坡安全隐患问题也日益突出。特别是在矿山、公路、铁路等工程建设中,因边坡失稳引发的滑坡、垮塌等地质灾害,不仅对经济造成巨大的损失,也对人民的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在此背景下,国家对基础设施及重大工程的边坡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出台了针对露天矿山边坡的最新监测标准,以更全面的技术手段来保障工程安全。
目前,我国传统的边坡监测手段已开始向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然而,仍存在许多不足,如工作量庞大、监测频率低、外界干扰大、数据孤立等问题,限制了边坡治理的科学化和系统化。为解决这些痛点,物联网及大数据技术被广泛引入到边坡监测系统中。物联网可以通过各种传感器实时采集边坡数据,并通过现代网络技术进行传输和处理,结合大数据分析技术,实现边坡安全的智能化管理。这些新技术在数据的时空分辨率和多因素动态监测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有效支持了矿山安全管理的创新。

边坡监测系统中的核心功能是多源数据监测与变形融合分析:
系统不仅整合了卫星遥感影像、无人机倾斜摄影、地面三维激光扫描等多源异构数据,还通过GNSS接收机、裂缝计、倾角计等传感器,实现了对边坡全方位、多维度的感知。以矿山边坡为例,系统通过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可以建立高精度的边坡三维实景模型。这一模型不仅展示了边坡的地形地貌特征,更能结合其他数据进行精准的变形量化分析。同时,结合InSAR、地基雷达等先进技术,实时展示边坡形变态势,以毫米级精度提供预警,为提前处置潜在风险奠定基础。
在灾害应急处置方面,系统的GIS、远程视频会商与移动APP等功能,提升了应急指挥调度的效率:
在紧急情况下,管理人员可以通过这些技术手段,直观分析灾情并及时发出预警和指令,使抢险救灾工作更加准确高效。此外,采用三维WebGIS、BIM等信息化技术,系统提供了直观的数据可视化展示,以便在灾害发生后进行全面的灾情研判与高效决策。
系统最终形成了一套从边坡调查评价、监测设计、施工运维到预警应急的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
这不仅提高了矿山边坡治理的技术水平,也确保了矿区及周边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结合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的新政策,矿山企业积极推进监测系统建设和联网工作,确保边坡安全管理的科学性与规范性。
边坡监测系统通过集成各类先进技术,实现了精准监控、科学预警的目标,大幅提升了边坡安全保障的科技水平。在矿山等关键应用场景,系统已成为维护稳定和安全的坚实技术依托,提供了可靠的防灾减灾保障。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的进一步深入,边坡监测系统将为更多领域的工程项目保驾护航,推动更高效、全面的安全监测实施。

智能边坡监测预警系统
导航在高精度定位和时空智能领域的技术积累,为露天矿山、道路、水库等区域边坡安全监测提供”调查-设计-监测-防控”全链条解决方案。系统综合利用北斗卫星定位、InSAR干涉雷达、GNSS接收机、全方位地基合成孔径雷达、裂缝计、倾角计等多种传感监测技术,建立覆盖”空-天-地-深”的立体化监测体系,实时感知边坡体的形变、位移等异常状态,并通过智能分析算法自动识别边坡失稳预兆,提前预警地质灾害风险,确保矿山开采和工程建设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