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浏览 , 1
智慧边坡监测助力矿山安全
随着我国矿山资源的不断开发,边坡稳定性问题显得越来越重要。针对这一现状,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发布了《露天矿山边坡监测系统建设及联网工作的通知》,旨在通过现代化监测手段提高矿山安全管理水平。矿山开发过程中,边坡失稳可能造成重大损失,损害生命和财产安全。因此,建立有效的边坡监测系统已成为保证矿山安全的必然选择。
传统边坡监测方法往往依靠人工,面临精度不高、效率低下、受外界条件影响大等问题,无法实现及时、全面的监测。而现代边坡监测系统则通过高精度传感器、GNSS高精度定位、三维实景建模、多源数据融合分析等手段实现对边坡的全面监测。其系统功能包括:

多源数据监测:
系统能够同时获取来自不同传感器的数据,为边坡状态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支持。
三维实景建模:
通过三维建模技术,真实展现边坡的地理和地质特征,提高监测视觉准确性。
变形融合分析:
对获取的多源数据进行分析,以揭示边坡潜在的变形趋势。
数据可视化展示:
实现监测数据的可视化,使得数据呈现更直观,便于决策者理解与使用。
应急指挥调度:
在监测到异常情况时,系统能够迅速发出警报,并进行应急响应调度。
系统利用特别是北斗卫星高精度定位技术将监测精度提高到毫米级,能够迅速捕捉边坡的细微变化。实时监测数据通过云平台上传,并进行智能化分析和评估,为预警提供科技支撑。此外,采用4G/5G通信技术的数据传输确保了监测数据的实时性和稳定性,即使在偏远、复杂的矿山环境中,也能实现高效的实时监控。
系统还支持从空中到地面的监控,利用无人机倾斜摄影获取大范围的高分辨率影像,全方位监测边坡及其周围环境变动。在数据整合过程中,还涉及到雨量、地下水位、裂缝和应力等因素的传感监测,确保边坡安全状态的准确评估。
在矿山施工阶段,系统的动态监测能力尤为重要,能够实时获取边坡变形和滑动信息,提前探测潜在风险,对施工过程实施精准指导和纠偏。应用最优化的监测数据来修改施工计划,不仅确保了施工安全,更大幅提升了工程效率。
在总体总结系统优势方面,边坡监测系统优势在于其全监测和高精度特性,从空-天-地-深四个纬度感知边坡情况。强融合优势则体现在其多源传感监测数据与智能分析模型的结合上,提升了灾害预测的准确性。系统形成了从调查评价、监测设计到施工运维、预警应急的边坡安全“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在实施过程中,各级矿山监管部门需推动完善矿山的监测与预警体系建设,以有效保障边坡安全,维护矿山的安全性与可持续发展。

智能边坡监测预警系统
导航在高精度定位和时空智能领域的技术积累,为露天矿山、道路、水库等区域边坡安全监测提供”调查-设计-监测-防控”全链条解决方案。系统综合利用北斗卫星定位、InSAR干涉雷达、GNSS接收机、全方位地基合成孔径雷达、裂缝计、倾角计等多种传感监测技术,建立覆盖”空-天-地-深”的立体化监测体系,实时感知边坡体的形变、位移等异常状态,并通过智能分析算法自动识别边坡失稳预兆,提前预警地质灾害风险,确保矿山开采和工程建设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