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近年来,矿山行业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随着能源结构转型和开采深度增加,事故防控压力倍增。常见的安全生产顽疾包括隐患难辨难治、责任落实层层递减、信息孤岛制约决策,以及应急响应滞后等。传统靠人工排查与经验管理已无法适应新时代法治化、智能化的安全监管要求。如何以“智慧安监”破解矿山安全管理困局,成为企业和管理部门共同关注的焦点。
政策与行业趋势:新规密集出台,矿山安监智能化按下“快进键”
国家近年来高度关注矿山本质安全。应急管理部和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制定的《“十四五”矿山安全生产规划》明确提出,“以科技强安为核心,推进智能矿山和安全数字化建设,实现从被动反应向主动预防的转型”。2023年,《露天矿山边坡监测系统建设及联网工作的通知》进一步强调矿山企业要用数字化手段加强边坡监测、灾害预警和远程化监管。四川等重点产矿省陆续出台地方性法规和专项整治行动,要求建成“源头严防、过程严管、风险严控”的一体化安全管理体系。
然而传统安监模式下,风险信息分散,巡检流于形式,隐患整改闭环无法有效落实。矿山企业数字化与智能化升级已不是“可选动作”,而是迈向高质量发展和法定合规的必由之路。

智慧安全管理系统:数字赋能矿山安全的核心利器
智慧安全管理系统基于工业互联网、物联网、AI视觉识别、大数据分析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致力于将“人、机、环、管”四大要素进行一体化数字管控,实现风险主动感知与全链条业务闭环管理。主要技术支撑包括云边端融合感知、数据湖与智能算法引擎、物联传感与视频AI,以及移动互联等核心能力。平台不仅为矿山企业带来安全创新管理范式,也为管理部门的精细化、动态化、科学监管提供了底座。
1. 智能风险监测与AI预警:“听得见”“看得见”的安全卫士
– 在矿区井下、边坡、仓储等关键场所部署环境与人员传感器、高清摄像头与AI分析终端,实现对瓦斯浓度、设备状态、作业规范等核心风险点的全天候自动采集和分析。
– AI视觉识别捕捉烟火作业、人员未戴安全帽、区域越界等不规范行为,第一时间推送风险告警。
– 系统根据历史故障与隐患数据,结合作业环境异常自动评估风险等级,提供超前预警和科学决策支持。
– 平台可与“三违”治理、应急响应系统联动,实现隐患发现、处理和预警的过程闭环,从“被动防御”转为“主动监控+预控”。
– 价值:大幅提升高危环节风险的智能感知与预警能力,补齐人工巡视盲点,提高即时响应速度。
2. 隐患排查闭环管理:移动赋能,问题无“死角”
– 支持一线巡检和管理人员通过APP现场扫码巡检或拍照上报发现的隐患,自动生成隐患类型与责任人,进入整改流程。
– 平台将隐患从发现、登记、派单、整改、验证、销号全流程数字化,自动追踪到人到岗,防止隐患“推诿塞责”或“纸面整改”。
– 对重复性隐患、重点治理对象,平台自动标记并建立台账,保障整改效果可追溯、风险处置可闭环。
– 可联接相关法规标准库,一键查询整改技术要求,辅助管理人员规范操作。
– 价值:隐患治理透明化、标准化,极大压实责任落实,提高闭环率与治理效率。
3. 大数据风险评估与多维预警:为管理层提供科学决策工具
– 基于多年历史隐患、设备运行、员工作业及事故案例数据,构建多维动态风险评估模型,对不同作业区、设备、班组进行分级分区风险评分。
– 支持对瓦斯泄露、边坡变形等重点风险点实施趋势研判,动态调整预警阈值,实现精准化差异管理。
– 利用数据湖与知识图谱,梳理各风险点因果链条,并自动生成管理报告、整改建议和年度风险治理分析。
– 结合上下游供应链数据,实现物料流、人员流与能耗流的安全风险协同研判。
– 价值:为企业高层和安监部门科学决策赋能,突破经验管理与“碎片化”信息壁垒。
4. 合规培训与应急指挥集成:安全责任可溯源,应急调度更高效
– 在培训模块中,建立企业全员安全培训档案、设备作业人员岗位资质管理与定期考核机制。
– 自动推送安全法规新规、典型事故案例学习,结合线上考试确保全员应知应会。
– 应急指挥中心集成多种应急信息(人员定位、监测报警、视频回传、救援资源),形成一键联动的应急响应机制。
– 支持应急指挥图、救援预案模拟、现场变化态势实时呈现,为救援部署提供数据支撑。
– 价值:推动安全责任到岗到人、应急处置体系协同升级。
一体化安全管理体系:实现“源头-过程-风险”的全链条闭环
通过上述核心模块协同联动,平台重塑了矿山企业“隐患主动发现—自动推送整改—大数据复盘分析—科学研判升级—合规培训和应急联动”的全链条安全管理闭环。打通了监管和生产各环节,构筑起了“源头严防、过程严管、风险严控、应急高效”的矿山安全治理现代化长效机制。
方案价值落地:本质安全护航矿业高质量发展
首先,全流程数字化和智能分析使风险识别能力由“粗放”向“精细”跃升,将隐患发现与治理效率提升一倍以上。再次,责任链条清晰化,有效压实各层级安全责任,合规性和企业治理水平显著提升。第三,管理人员可聚焦高风险点,资源投入精准,决策由经验走向数据驱动。最后,闭环式的应急联动体系极大缩短灾害应对时间,最大限度降低损失。

声明:本站发布的内容(图片、视频和文字)以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果涉及侵权请联系站长邮箱:sales@idmakers.cn删除,任何个人或组织,需要转载可以自行与原作者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