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近年来,随着资源开采强度的提升与环境因素的不确定性加大,矿山边坡稳定性与整体安全水平成为行业关注焦点。传统人工巡检、事后处置等管理方式,面对灾害预警时间短、监测点位分散、数据处理效率低以及风险防控难度高等现实痛点,已难以满足矿山安全生产的高标准要求。在政策与技术双重推动下,智慧安全管理系统(智慧安监平台)已成为矿企优化边坡监测与管理、提升本质安全水平、落实企业主体责任的“智能引擎”。
一、政策背景与行业痛点分析
1. 政策驱动与安全管理新要求
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近年密集颁布了《露天矿山边坡监测系统建设及联网工作的通知》、《“十四五”矿山安全生产规划》及《安全生产法》等权威文件,要求矿山企业必须构建远程化、智能化、可视化的安全管控体系。政策不仅明确边坡等高风险环节需“实时动态监测、自动预警、闭环响应”,而且将智慧安监平台建设纳入合规考核与督查重点。各地政府也在通过补贴与项目申报支持企业智能化升级改造。面对更高的合规门槛与日趋严格的监管,数字化、智能化安全管理成为行业必由之路。
2. 传统安全管理的瓶颈与转型紧迫性
– 人工巡检可靠性低:边坡隐患常因地形地貌复杂、气候突变等引发,单靠人工难以全覆盖、实时掌握微小变化。
– 数据孤岛与反应迟缓:监测数据分散,预警联动难,易造成“风险突显-信息迟到-处置滞后”恶性循环。
– 主体责任落实难:边坡灾害虽发生几率小,但一旦事故极易带来群死群伤及巨额损失,责任追溯难,管理过程留痕不清晰。
– 风险分级防控薄弱:各环节未能实现科学分级、精准治理,“被动补救”多于“主动防范”。
智慧安监平台以大数据、物联网、AI为支撑,正是破局之道。

二、智慧安全管理系统核心功能与边坡场景应用
1. 技术架构与基本原理
智慧安全管理系统以物联网为感知层,通过多类传感器(如激光位移计、GPS、光纤应变仪、降雨计、摄像头等)实时采集边坡变形、压力、渗水及环境信息,由通信网络上传至云端平台。后台大数据与AI算法实现监控数据的高频联动分析,智能识别异常及风险等级,自动下发预警、联动现场处置,并生成管理全流程留痕。平台兼容地表/井下/移动等多场景,既满足远程监控,又支撑本地应急响应。
2. 核心模块深度解析
(1)边坡智能风险监测与预警
– 系统布设多点分布式监测设备(包括地表变形、深部位移、应力、降雨、水位和温湿度等),基于高精度感知和云端智能算法,实现24小时不间断监控。
– AI模型自动解析数据波动,捕捉微米级变形异常,自动触发分级预警(黄色、橙色、红色),极大提高风险发现速度,实现“早识别、早预警、早处置”。
– 系统支持无线自组网和有线混合组网,确保在复杂野外环境下监测数据实时、稳定回传,有效补齐人工巡检盲区。
– 平台与应急指挥中心、上级监管平台一键对接,提高灾害响应时效,防范因信息流转时延导致的“二次事故”。
(2)隐患排查与闭环治理
– 支持一线员工通过移动端APP上报发现的险情、裂缝、滑坡等隐患,自动汇总至平台隐患池。
– 系统安排责任人、整改时限,实现任务分发、过程跟踪、整改复查、闭环验收,所有环节全流程可追溯。
– 利用大数据分析隐患类型、发生频率与空间分布,智能推荐治理重点和薄弱环节,提高治理实效性。
– 平台集成日常巡检路线、历史隐患台账,杜绝人为遗漏和多头管理,落实“隐患就是事故”管理理念。
(3)大数据驱动风险评估与主动预警
– 系统汇聚多年的监测、巡检、事故等综合数据,构建边坡风险分级、致灾模式与动态风险地图。
– 利用机器学习算法挖掘风险因子间的关联关系,实现“由数据驱动的主动风险发现”,精准识别“潜在次生灾害”与复合风险。
– 自动生成月度/季度风险报告,为管理层和一线技术人员提供量化决策依据,优化边坡治理资源投入。
(4)智能应急联动与移动管控
– 突发险情时,系统联动音视频监控、预警扩散、应急广播和移动应急终端,自动启动预案推演与指挥调度。
– 无人机等移动终端可进行风险点二次核查、应急物资运输和排查任务自动分发,提升现场响应能力。
– 应急演练、真实处置全流程留痕,生成闭环报告,为应急管理复盘与体系升级提供数据支撑。
三、智慧安监平台的价值升华
智慧安全管理平台不仅极大提升了矿山企业边坡及整体安全风险的可防可控水平,更将风险管控、责任追溯、管理效率提升和企业合规保障紧密结合:
– 源头严防:风险感知、预警与处置一体化,主动消除事故诱因,实现“事前防范、过程控制、应急高效、追溯明确”。
– 过程严管:智能隐患治理、任务闭环、分级响应,全程数字留痕推动“隐患就是事故”责任刚性落实。
– 风险严控:数据驱动的风险评估与动态研判,实现“点-线-面”多级联动,支持多场景扩展,打造持续优化的“长效机制”。
– 管理高效:自动化采集、流程化管理、远程+本地融合,极大提升管理效率,降低响应成本。
– 科学决策:AI报告支持,助力管理层做出精准资源分配,兼顾安全与效益。

声明:本站发布的内容(图片、视频和文字)以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果涉及侵权请联系站长邮箱:sales@idmakers.cn删除,任何个人或组织,需要转载可以自行与原作者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