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矿山行业向来以生产环境复杂、高风险著称。随着《“十四五”矿山安全生产规划》和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关于露天矿山边坡监测系统建设及联网工作的通知》等政策的不断推进,企业在合规管理、风险管控等方面面临更高要求。然而,传统的安全管理手段在隐患排查、风险预警和应急响应等环节长期存在响应慢、预警弱、协同低等痛点,导致难以及时化解重大风险。在这样的背景下,智慧安全管理系统,为矿山构建全链条、闭环式的本质安全管理新范式,正成为企业提升本质安全水平的“必选项”。
一、政策驱动与行业现状:智能化安全管理进阶的时代机遇
2021年国家应急管理部与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联合印发的《“十四五”矿山安全生产规划》明确提出:要通过信息化、智能化手段实现矿山安全管理的主动预防、动态管控,夯实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与此同时,全国范围内的矿山企业已进入设备更新与技术改造的“深水区”——四川、河南、山东等省份也出台了促进数字化、智能化矿山建设的专项政策,要求企业加快淘汰落后工艺、升级智能管理系统,提升风险动态管控能力。这些政策为矿山企业智慧安监平台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与资金支持(如设备投资补助可达10%,最高1000万元)。
然而,传统安全管理普遍存在以下瓶颈——一线隐患排查依赖人工、信息孤岛导致上下游数据难共享、风险预警手段单一、应急联动响应迟缓、人员责任落实“悬空”,严重制约了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矿山企业急需借力工业互联网、AI等技术,实现“人、机、环、管”多维度的一体化、自动化安全管控。

二、智慧安全管理系统:矿山安全数智化升级的中枢引擎
智慧安全管理系统(即智慧安监平台)是以工业互联网、大数据、AI视觉识别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核心,聚焦矿山生产环境全要素全过程的安全管理创新平台。它紧扣“风险源头防控、隐患排查闭环治理、风险预警主动感知和双重预防机制落地”四大目标,打造了一体化、闭环式的本质安全管理体系。下文将结合矿山场景,分模块解析智慧安监平台的核心价值与实用亮点。
(一)智能风险监测与AI预警:筑牢源头防线
在矿山企业,无论井下还是露天作业区,风险点众多。智慧安监系统通过AI视频分析、气体/设备/地质环境多种传感器联动,对作业区人员流动、设备状态、环境气体浓度、瓦斯/边坡稳定性等核心风险源实现全天候前端感知。系统自动识别异常——如瓦斯超限、设备运行异常、作业人员穿戴违规、带电作业无监护等——并即时推送分级预警信息至管理层及一线。取代了人工巡检的被动补漏,大幅提前事故预警时间,为现场安全管控按下“加速键”。
权威政策引用:《“十四五”矿山安全生产规划》明确提出,加强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化管控和智慧矿山建设,推广智能化视频、在线传感等技术应用。
系统优势:
1. 全天候、无死角自动化监测,弥补人工盲区。
2. AI识别风险动作,实现早预警、分级处置。
3. 数据留痕溯源,搭建风险动态分布图谱。
4. 赋能“看得见、管得住、预警准”的智能安监机制。
(二)隐患排查与闭环治理:打通整改“最后一公里”
钉钉式闭环整改是智慧安监平台的又一核心功能。过去隐患上报多靠书面单据,整改流于形式。平台实现了移动端隐患拍照智能识别、语音文字信息录入,一线员工可实时上传现场隐患(如边坡裂缝、支护松动、瓦斯异常等),并自动生成隐患台账。
隐患发现→责任分派→整改跟踪→验收销号全流程线上流转,支持流程自定义和多级复核。各环节可通过短信/APP/邮件提醒,实现整改进度透明可查,责任落实到人,杜绝“假整改、走过场、反复查”。整改历史与绩效数据沉淀,为企业动态调整风险分级、科学制定防控措施、考核岗位责任提供量化依据。
标准引用:依据《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关于完善双重预防机制的工作指导意见》,系统可嵌入分级管控、隐患治理全过程,真正实现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的闭环融合,成为“双重预防机制”技术支撑平台。
平台价值:
1. 隐患治理“发现—整改—复查—销号”闭环落地。
2. 强化安全主体责任,支持责任追溯和绩效考核。
3. 管理流程数字化,提升协同效率,确保风险及时闭环消除。
4. 全生命周期监管,夯实企业安全生产“防火墙”基础。
(三)大数据风险评估与多维主动预警:从被动防守到主动管控
真正的本质安全离不开数据驱动的科学决策。智慧安监平台接入生产、设备、业绩、安全、气象等多源数据,通过数据湖与强关联分析,构建矿山专属的风险画像和预警模型。平台能够动态对历史隐患、违规行为、环境波动、设备老化等百万级样本“画像”,精准识别高风险区域和问题设备/人员/岗位,实现“从数据看风险”到“以数据管风险”的进阶。
当检测到小概率高风险事件的复杂关联征兆(如连续多日瓦斯值上升与气温骤变、设备老化与高压作业集中同时出现等),系统将自动提级预警,实时推送给相关责任人和应急部门,并联动隐患自动派单、任务催办、整改复查等业务流程数据,真正实现风险防控闭环、预警闭环、整改闭环“三位一体”。
行业认可观点:国家能源集团、国家矿山局等权威机构已在多地重点矿区推行以大数据风险研判主导的智能安全管理模式,取得良好示范效应。
系统亮点:
1. 将常态数据沉淀为风险画像,识别“人—机—环”多维复合隐患。
2. 自主研判风险趋势,实现“早发现、早预警、早治理”。
3. 推送分级、分岗、分区域的个性化预警策略,实现由被动防守向主动、精准防控转型。
(四)移动巡检与作业票管理:一线标准化作业保障
作为安全双重预防机制中的关键环节,智慧安监平台为一线巡检和高危作业提供了标准化的移动端支持。作业人员可通过APP扫码巡检,自动调取现场标准化检查表和作业指导书,实现全流程数字留痕和问题自动推送提醒,对特殊作业(如动火、登高、有限空间作业)的申请、审批、票证流转、执行、归档一站式管控,确保每一次高危作业都符合合规要求。
同时,平台自带岗位责任制库、作业风险库,遇到应急情况自动联动管控、定位及调度模块,保障现场“第一响应”高效。
平台优势:
1. 实现作业制度流程化、标准化,有效防漏防误,极大提高现场管控精度。
2. 巡检异常、风险暴露可即刻报警,作业流转全程溯源。
3. 支持法定合规管理与员工培训档案一体化,为精细化管控和科学决策提供坚实基础。
三、价值总结:智慧安监,护航矿山企业可持续发展
随着《“十四五”矿山安全生产规划》、矿山行业安全生产法规等法规政策的持续收紧,双重预防机制的落地成为矿山企业实现本质安全的“生命线”。智慧安全管理系统以其“源头智能防控-过程精细治理-风险主动预警-责任数字压实”为核心,赋能矿山企业从根本上转型升级。
这样的平台不仅大幅提升了隐患排查与整改的效率,压实全员安全责任,推动企业从“人治”到“数智治理”跃迁——更重要的是,它极大增强了矿山安全管控能力和韧性体系,有力支撑了企业安全持续改进和社会责任履行。
拥抱智慧安全管理系统,矿山企业才能切实实现安全、绿色、高效、可持续发展目标。未来,矿山安全必将以“数智引领、本质安全”为特征,构建行业的新范式。安全管理的未来,始于远见,成于智行。

声明:本站发布的内容(图片、视频和文字)以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果涉及侵权请联系站长邮箱:sales@idmakers.cn删除,任何个人或组织,需要转载可以自行与原作者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