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2025年2月2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下发的《加快推进民用爆炸物品行业转型升级实施意见》,强调到2027年行业须实现无人化生产、数字化管控与产业升级。这一背景下,民爆行业作为高危特殊领域,正经历着政策驱动与产业变革的双轮革新。面对存储、运输、使用全环节的安全监管难题,构建智慧安全管控预警平台成为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一、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现状与挑战
目前民用爆炸物安全管理存在哪些突出难题?
民爆物品的流向管控、存储安全、运输监管以及现场作业等环节始终面临较大隐患。
– 流向追踪难:各环节信息分散,缺乏全程追溯,难以及时锁定风险流失点。
– 存储安全隐患大:库区防范体系薄弱,异常状况难以实时发现。
– 运输过程中监管失联,人员行为监管与资质审核机制不足,违规流转或遗失风险高。
– 数据孤岛:各单位各自为政,信息难以共享和协同,对异常情况的识别与上报不及时。
– 合规压力大:新标准(如《GB 28263—2024》)提出更高安全责任和应急预案要求,人工监管难以高效响应。
为什么传统人工监管方式难以适应新政策要求?
一方面,人工监管效率低、响应慢,面对多源数据线索容易遗漏风险。另一方面,法规日益严格,合规性检查和责任追溯的频次与深度都显著提升,需要更加自动化和数据化的应对手段。

二、智慧民爆安全管控与监测预警解决方案详解
智慧化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监管平台有哪些核心功能系统,如何共同作用?
以思为交互科技智慧民爆解决方案为例,采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打造“人-物-车-场-流程”一体化精细管控,覆盖民爆品全生命周期。
(一)全流程追溯监管系统
– 依托RFID、一维/二维码,实现民爆品自生产、仓储、运输、使用、销毁全过程的最小包装单元赋码和动态追踪。
– 发生异常流转时,系统自动锁定风险流向点,支持回溯追查,满足《GB 28263—2024》等管理规程要求。
(二)智能仓储管理与安全监控
– 智能门禁、人脸识别、智能视频、环境监测(温湿度/有毒气体/烟火等)、入侵/烟火识别联动预警。
– 实时感知库区安全态势,异常情况自动报警,协助落地企业主体责任和防控措施。
(三)运输环节在途监管系统
– 通过GPS/北斗导航实现运输全程定位;轨迹规划与偏离报警、在途时长/速度监控,运输超时、偏离自动预警。
– 车载音视频、电子围栏及远程指挥,及时干预运输突发问题,有效降低可能风险。
(四)作业现场安全与合规管控
– 爆破参数实时监测,作业视频AI识别违规行为,人员/车辆动态定位及权限管理。
– 现场异常操作实时告警,关键人员人脸识别进入,保障作业规范合规。
(五)人员资质和行为管理
– 覆盖从业人员的完整档案、培训考核、资质审核与到期预警。
– 智能门禁限制无资质人员进入敏感区,自动统计关键岗位在岗情况。
(六)智能预警与应急联动指挥
– 多源数据协同,设定分级风险阈值,智能推送预警信息。
– 内置应急预案模块,GIS地图下可视化调度应急队伍和装备,提升快速响应能力,符合《GB 28263—2024》事故处理规范。
(七)数据分析与监管可视化大屏
– 集中展示库房、运输、作业、人员、风险等运行数据,重点风险点高亮,支持多维统计与辅助决策。
– 支持监管机构快速掌控全域态势,提升指挥调度效率。
三、智慧民爆安全监管平台的应用价值
部署智慧民爆安全监管方案对企业及监管机构能带来哪些实际成效?
– 实现民爆品全生命周期、全环节闭环管理,极大强化可追溯性和审计能力。
– 大幅降低安全事故发生概率,有效防范违规流失、违规操作等重大隐患。
– 合规管理便捷化,自动化数据采集和推送,助力高效应对新政策标准审查。
– 降低企业运营和合规成本,提高监管与企业的管理效率。
– 数据驱动的风控和辅助决策,助力企业与监管部门精准发现薄弱环节和趋势。
– 推进行业整体向数字化、智能化、集约化升级,助力打造国际一流的民爆产业生态。
针对新一轮民爆行业政策和技术升级浪潮,智慧民爆安全管控与监测预警解决方案不只是合规“良方”,更是驱动企业转型与提升安全生产能力的“新引擎”。企业和主管机构应积极拥抱数智化监管工具,赋能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声明:本站发布的内容(图片、视频和文字)以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果涉及侵权请联系站长邮箱:sales@idmakers.cn删除,任何个人或组织,需要转载可以自行与原作者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