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矿山作为高危行业,历来面临着生产效率低、安全风险高、数据孤岛严重及人员管理复杂等顽疾。传统管理手段在防控重大灾害、事故预警和应急响应上的时效性和准确率远远不足。近年来,矿山安全事故频发,推动政策不断加强安全生产的刚性约束。国家陆续出台《关于深入推进矿山智能化建设促进矿山安全发展的指导意见》、《矿山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等权威政策,明确将智能化与数字化作为矿山安全管理的核心突破路径。
一、行业洞察:智能化安全管理的必然趋势
——为什么矿山安全生产亟需数字化和智能化升级?
随着我国煤矿与金属非金属矿山智能化采掘的推进,行业政策不断提出更高要求:到2026年,煤矿智能化产能占比要达60%以上,危险作业岗位机器人替代率突破30%(《关于深入推进矿山智能化建设促进矿山安全发展的指导意见》)。企业痛点集中体现在:
1. 重大灾害(瓦斯、顶板、粉尘等)隐患难以全面监控;
2. 现场管理“靠经验”,临界点难精准识别,决策滞后;
3. 矿山操作区域环境复杂,人工巡检危险且易遗漏;
4. 设备维护随意、成本高,易突发停工甚至事故;
5. 数据分散在多个系统,难以形成有效的数据闭环支撑安全管理;
6. 安全事故预警与应急响应效率低,矿工生命保障难落实。
——行业智能化趋势如何?
以中国矿业大学智慧矿山与机器人研究院及国家能源集团-CJTC项目为代表,煤矿、非煤矿山正在以“一地一策、一矿一策”的定制化智能升级为方向,推动自动感知、智能协同与无人化、少人化作业。5G专网、数字孪生、工业互联网等技术正在采掘、掘进、运输、洗选等环节的安全管控中快速应用,打破数据孤岛,高效赋能企业安全合规与科学决策。
二、数字化矿山安全管理解决方案核心
——智慧矿山安全生产系统平台的核心组成是什么?
典型智慧矿山安全解决方案以工业物联网为基础,集成多种子系统于统一平台,关键模块包括:
1. 安全预警与监控系统
– 采用多源传感(瓦斯、温湿度、巷道顶板、设备故障等)与视频监控,全面感知矿区环境和作业状态;
– 基于大数据和AI模型实现隐患全域感知、危险征兆智能预判、分级预警与异常报警。
2. 智能调度与应急响应
– 通信基础设施升级为5G/工业以太网保障数据实时回传,有效支撑井下无人化设备智能调度;
– 在发生异常(如瓦斯超限、顶板压灾)时,系统自动完成联动告警、应急停机、人员撤离指令、应急照明等自动触发,缩短应对时长。
3. 大数据分析与AI辅助决策
– 对矿山各类分布式数据(生产、设备、矿区地质、能耗、安全等)采集、治理、建模,形成数据湖;
– 运用机器学习模型开展灾害预测、趋势分析、作业风险动态评估,并辅助管理层科学决策、优化排班和资源配置。
4. 设备预测性维护系统
– EAM(设备资产管理)结合物联网状态监测和运维工单管理,实现关键设备故障的预测和远程诊断,降低因意外停工引发的安全风险和经济损失。
5. 综合信息可视化与决策支持大屏
– 通过三维GIS+数字孪生构建矿区虚拟场景,叠加安全态势与设备/环境/人员指标,辅助管理层实时掌握矿井安全态势,一键决策。
6. 人员定位与智能管控
– 全员智能定位与轨迹管理,结合作业风险爆发点智能分区限制,人员违规进入危险区域自动预警,显著提升井下作业安全保障。
7. 环境监测与绿色合规
– 持续在线监测污染物、噪声、扬尘等环境因子,自动完成环保合规数据的采集与报送,助力矿山绿色低碳管理。
——如何融合前沿技术形成一体化安全管理?
典型平台采用“采-集-传-算-控”数据驱动架构:IoT边缘计算就近采集与预处理,5G/工业以太网高效传输,云端/大数据平台统一分析存储,AI模型实时推断与自动控制反馈,最终直达现场设备/作业人员,实现安全管理全自动数字化闭环。
——应用案例:平台落地的效益如何?
– 国家能源集团曹家滩煤矿通过“5G+AI+数字孪生”,全矿区安全信息一屏总览,巡检机器人智能识别异常,精准推送隐患消除任务,使安全事故发生率降低30%以上。
– 山西某智慧矿山部署人员定位与自动报警系统后,井下违规进入危险区域事件减少近90%,安全撤离效率提升60%。
– 江苏省某矿山运用智能预警与设备预测性维护系统,年均停产事故由20起减少至4起,设备运转率提高10%,人身伤害事故降至零。
三、系统价值与应用前景展望
——数字化安全管理平台的行业价值有哪些?
1. 显著增强安全保障能力,实现智能监测、动态预警和快速应急,从“事后救援”转向“事前预防”;
2. 降低运维和安全管理成本,推动机械化、智能化替代人工高危作业,提升效率与企业利润水平;
3. 促进数据治理与决策科学化,推动矿山管理模式从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转型;
4. 助力绿色矿山与可持续发展,落实国家安全及环保政策,提升社会责任;
5. 打造行业标杆示范,为全国矿山智能安全管理体系建设贡献经验与样板。
——未来发展趋势如何?
随着矿山数字化程度的不断提升,智慧矿山平台将持续向更高层次迭代:
– 以云计算+5G/6G推动跨矿区、跨企业信息互联互通,破除数据孤岛;
– 结合AI大模型、自动化机器人等,实现“自学自优”的全流程无人化作业;
– 强化智能安全预警、灾害处置等软硬件一体化模块,全面落实“本质安全型矿山”建设目标。
智慧矿山不是简单技术叠加,而是安全生产理念与智能化技术的深度融合。它已成为矿业安全合规、提质增效和可持续发展的主流方向。矿山企业唯有积极拥抱数字化平台,构建数据驱动的安全管理新生态,方能站稳能源安全和绿色转型新赛道。
声明:本站发布的内容(图片、视频和文字)以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果涉及侵权请联系站长邮箱:sales@idmakers.cn删除,任何个人或组织,需要转载可以自行与原作者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