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智改数转”(智能化改造与数字化转型)是当前中国制造业迈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关键国家战略。四川作为制造业大省,响应工信部等部委发布的《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计划》、《“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正加快政策落地。为推动制造业新型工业化,四川省制定专项资金支持、技术标准建设及项目示范体系,助力企业解决转型痛点,加快实现产业升级。
—— 智改数转政策的申报难在哪儿?
1. 企业普遍面临六大挑战
(1)政策理解与申报流程复杂:大批企业
尤其是中小企业
对智改数转专项资金申报指南、评分标准不甚了解,对项目投向、合规要求、线上操作流程等一知半解,易错失申报窗口。
(2)数字化转型路径模糊:多数企业缺乏系统性规划,转型目标与可落地路径不清,内部IT基础薄弱、数据孤岛现象严重。
(3)资金投入压力大:技术改造多需高额设备及智能软件投资,短期资金回流难,企业风险承受有限。
(4)数字化人才短缺:一线工业企业技术骨干与管理层数字技能薄弱,转型团队组建难。
(5)系统集成难度高:生产自动化设备、管理信息系统、供应链平台等各自为政,缺少统一平台,造成数据和业务割裂。
(6)中小企业转型动力弱:相比大型龙头企业,中小企业资金技术实力弱,对新技术采纳犹豫,缺乏“链主”牵引。
2. 大型企业与中小企业申报的主要差异
大型企业申报优势明显,侧重在全流程智能工厂、产业链平台搭建、人才储备与技术迭代,易形成数字化示范引领。在申报资质、设备投资额、数字研发与管理能力方面门槛较低,易获政策青睐。
中小企业则须突出转型切口与实际成效,如重点车间设备数控升级、智能质检、供应链协同补链等“小步快跑”式项目。可联合智能化服务商、高校院所抱团申报,提升竞争力。政策亦鼓励“专精特新”与小巨人企业优先,突出细分领域突破。
—— 四川及国家层面政策体系解读
1. 国家及四川“智改数转”政策框架亮点
(1)国家顶层设计
《“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计划》《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方案(2025—2027年)》等,明确提出到2027年规模以上制造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提升至75%、重点行业龙头企业数字化研发工具普及率超90%。
(2)四川省地方政策衔接
《四川省加快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行动计划(2024—2027年)》《四川省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评价指标体系(2025年版)》提出:到2027年实现全省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全覆盖,累计完成300个以上省级及以上标杆项目,投资超5000亿元。
2. 重点资助方向、项目类型及条件详解
(1)重点支持领域
三大方向:企业“智改数转”网络联通、产业链/园区集群数字化协同转型、“智改数转”赋能支撑。五大细分重点:5G全连接工厂、AI赋能工业、算电融合、工业软件、链主供应链推广。
(2)财政补助标准
按照四川省经信厅最新通知,单项目最高补贴可达设备(含软件)投资额的20%,封顶2000万元。设备投资≥2000万,投资进度30%以上优先;周期不超3年,2023年12月后实施项目。
(3)申报主体资格
四川境内依法纳税、独立法人企业或大型企业本地机构,财务、经营合规,近三年无重大安环事故、未纳入异常经营或失信名单。重大装备、工业互联网示范优先,必须环保等审批手续齐全。
3. 入库申报与材料流程全解析
(1)入库储备与申报流程
– 登陆“四川省工业项目(资金)管理平台”在线填报,录入各类项目信息、投资计划、技术路线、预算明细。
– 各市(州)经信局负责现场审核及纸质材料盖章装订,于规定时间内统一报送。
– 在线申报窗口、平台推荐、材料归档节点须严格把控(如2024年12月25日前完成申报、12月27日前完成网上推荐)。
(2)信息真实性与申报纪律
– 严禁虚报,录入后原则不得随意更改
– 调整申报需逐级报备审批
– 填报材料需加盖公章、出具书面承诺函
4. 技术标准与服务支持体系
– 评价指标:参照四川《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评价指标体系(2025年版)》,企业可自诊断“基础设施—系统集成—数据应用—智能决策”各阶段,明确自身成熟度,优化技术方案。
– 服务体系:政府指导+供应商库+“企业找技术”揭榜挂帅+智改数转公共服务平台,提供免费诊断、咨询、人才培训等全过程服务。
– 示范带动:优选104家先进级智能工厂(2024)为行业树标杆,推广“链主企业+协同供应链”合作模式。
5. 典型案例与奖补优势
– 某汽车零部件企业通过与AI/5G方案商共建智能生产线,获2000万元补贴,生产效率提升35%,用工减少20%。
– “专精特新”企业数字化车间项目,以小规模智能设备升级,快速迭代,收获政策红利与市场声誉。
—— 实施路径建议与数字化展望
1. 企业申报与落地操作建议
(1)紧盯政策窗口期,第一时间关注省经信厅及各市州通知,组织项目材料、明确申报方向与投资计划。
(2)优先诊断短板,聚焦高ROI环节如智能质检、设备自动化、生产数据互联等,制定“分步走”改造方案。
(3)跨部门组建项目团队,利用外部咨询和公共服务平台专业力量,谋划系统集成。
(4)重视合规投入,项目实施前完善环保、安评、节能等前置手续,避免因程序瑕疵错失申报机会。
2. 战略价值与企业长远收益
成功申报与落地“智改数转”项目后,企业不仅可获得资金补贴,更将在降本增效、产品质量提升、客户满意度、市场反应速度等多方面获得本质性提升。此外,有望打通产业链数据壁垒,实现与园区/上下游的业务协同,提升企业产业链地位与品牌影响力。长期看,数字化转型将推动企业向服务型制造、绿色制造、高端智能工厂演进,增强应对未来不确定性的韧性。
3. 持续转型建议
数字化转型是长期过程,企业需持续强化创新文化,重视人才培养与平台生态建设,定期复盘转型成效,逐步实现业务、管理、供应链一体化的数智升级,抢占新一轮产业竞争高地。
四川“智改数转”政策为企业打开了迈向高质量发展、智能制造、产业升级的快车道。建议企业抓住政策窗口期,科学申报、规范操作,借助财政与公共服务红利,切实推进转型落地,在新工业化进程中赢得先机。
相关权威政策引用:
– 《“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工信部
–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计划》、国家发改委
– 《四川省加快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行动计划(2024—2027年)》、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
– 《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方案(2025—2027年)》、工信部联合发布
– “四川省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评价指标体系(2025年版)”
附录:常用申报平台、企业自评表、最新项目申报时间节点、产业链协同推荐企业名单等。

声明:本站发布的内容(图片、视频和文字)以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果涉及侵权请联系站长邮箱:sales@idmakers.cn删除,任何个人或组织,需要转载可以自行与原作者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