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成都天投环境有限公司携手成都思为交互科技有限公司,在成都天府新区共同打造了一个标志性的餐厨垃圾收运处一体化处理项目。该项目不仅是对城市有机废弃物管理难题的直接回应,更是对国家顶层设计的一次精准落地。
一、战略驱动:领航成都“无废城市”建设愿景
任何一项成功的环保基础设施项目,都离不开其背后清晰的战略定位与宏观政策的有力支撑。天府新区餐厨垃圾处理项目之所以具有标杆意义,首先在于其高度契合了从国家到地方的战略发展方向,是政策驱动下技术创新的典范。

政策法规下的必然选择
中国的固废管理已进入法治化、精细化的新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明确了餐厨垃圾处理必须遵循“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核心原则。地方性管理办法进一步细化了监管要求,例如广州市的规定明确指出,运输车辆需安装定位系统、视频监控设备和数据无线传输系统,并将作业数据实时接入管理信息平台;处理设施也必须安装计量、视频监控、污染物在线监测等设备,并确保数据实时接入监管平台。
这些日趋严格的法规,事实上为传统的人工、纸质化管理模式划上了句号。要在规模化运营中满足实时监控、全程追溯、数据透明的合规要求,数字化转型已非“可选项”,而是“必选项”。这为思为科技所提供的收运处一体化智能管理平台创造了刚性需求。该平台不仅仅是提升效率的工具,更是保障项目合法合规运营、降低监管风险的核心基础设施。
深度融入成都“无废城市”蓝图
2022年,成都市被正式纳入国家“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名单,标志着城市固废管理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成都市的建设实施方案明确提出,要优化建筑垃圾智能管理,并力争实现中心城区餐厨垃圾基本资源化利用的目标。天府新区作为成都发展的重要引擎,其餐厨垃圾处理项目的建设,正是对这一城市级战略目标的直接践行和关键支撑。
该项目通过引入智能化、自动化的收运与处理体系,实现了对餐厨垃圾从产生、收集、运输到资源化利用的全生命周期闭环管理。这不仅提升了区域内的固废处理能力,更重要的是,它为成都市探索“无废城市”建设路径提供了一个可观摩、可复制的智慧化样本。对于地方政府而言,该项目不仅是一项环保民生工程,更是一个展示其治理能力现代化、彰显绿色发展决心的重要窗口,具有超越项目本身的政治与经济示范价值。
响应“双碳”目标的绿色实践
在“双碳”目标引领下,环保产业正从末端污染治理转向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新阶段。餐厨垃圾处理行业也正在经历从简单的无害化处置,向资源化、能源化利用的商业模式重构。天府新区项目的设计理念与此高度一致,通过厌氧发酵产生沼气用于锅炉自用,以及利用黑水虻技术将有机质转化为高价值的昆虫蛋白和有机肥,最大限度地实现了物质与能量的循环利用。
项目中特别设置的“碳资产管理”系统,能够精准量化项目在运营过程中实现的碳减排量,这不仅是对项目环境效益的科学评估,也为未来参与碳交易市场、实现生态价值向经济价值的转化奠定了数据基础。这表明,该解决方案已将气候行动融入日常运营,将废弃物管理从一个潜在的碳排放源,转变为一个积极的碳减排贡献者。
二、一体化解决方案:构建城市有机物闭环生态系统
面对餐厨垃圾处理的复杂链条,传统模式的痛点在于各环节的割裂:收运车队、处理厂站、监管部门之间信息不畅,形成数据孤岛,导致协同效率低下、监管成本高昂。思为科技为天投环境提供的核心价值,正是通过“一体化”的顶层设计,打破这些壁垒,构建一个数据驱动、流程协同的闭环生态系统。
整个项目高效运转的“大脑”和“神经中枢”,是思为科技自主研发的餐厨垃圾处置数字化产业平台。该平台实现7天24小时全天候监管,集成了20余个子系统,通过数据流将物理世界的各个环节紧密连接,形成了一个实时的“数字孪生”系统。
平台核心模块与功能
该平台的架构设计体现了高度的模块化与集成化,覆盖了从前端业务到后端管理的全方位需求。
模块名称 | 核心功能 | 关键技术应用 | 战略价值与效益 |
收运一体化管理系统 | 车辆实时定位、轨迹回放、视频监控、智能排线、RFID收运核验、电子联单管理。 | GPS, GIS, 4G/5G, RFID, 物联网(IoT) | 提升3倍收运效率,降低运输成本,实现全程可追溯,满足严格的行业监管要求。 |
生产过程自动控制系统 | 预处理、黑水虻养殖(温湿度控制)、厌氧发酵等工艺参数的实时监控与自动调节。 | PLC, SCADA, 传感器网络, 工业自动化控制 | 提升生产效率,稳定产品质量,降低生产能耗,减少人工干预,保障生产安全。 |
客户端应用 | 商户小程序(签约、申报、查询)、收运人员APP(任务接收、路径导航、数据上报)、销售人员小程序(订单、客户管理)。 | 移动互联网, LBS, 小程序/APP开发 | 优化客户与员工体验,简化业务流程,提高内外部协同效率,增强数据采集的及时性与准确性。 |
厂区无人值守系统 | 车辆入场自动识别、智能道闸、无人值守地磅称重、数据自动采集上传。 | 车辆识别技术, 传感器, 自动控制 | 大幅降低人力成本,杜绝人为计量误差,提升车辆进出场效率,实现24小时自动化作业。 |
运营与业务管理系统 | 包含设备、仓储、销售(蛋白、油脂)、能源、安环、OA数字协同等模块。 | ERP, EAM, WMS, 大数据分析 | 实现业务财务一体化管理,精细化成本核算,优化资源配置,提升企业整体运营管理水平。 |
碳资产管理系统 | 基于运营数据,自动核算项目在能源替代、资源回收等方面的碳减排量,生成碳资产报告。 | 碳排放核算模型, 大数据分析 | 将环境效益量化为可管理、可报告的碳资产,为企业ESG报告和未来参与碳交易提供数据支撑。 |
这个“数字孪生”平台不仅实现了对当前运营状态的精准掌控,更重要的是,沉淀了海量的运营数据。通过对这些数据的深度分析,可以实现预测性维护、优化资源调度、模拟不同工况下的运营效益,为管理层的战略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持。数据本身,已成为驱动业务持续优化的核心资产。

三、智能边缘:物联网硬件构建的数据感知网络
这些智能硬件确保了数据从源头采集的自动化、精准化和客观性,为整个平台的可靠运行奠定了坚实基础。
- 源头身份识别 (RFID):为每个餐厨垃圾桶安装RFID电子标签,赋予其独一无二的“身份证”。收运人员通过手持APP扫描标签,即可自动记录商户信息、收运时间、地点,数据实时上传。这彻底取代了传统手写联单,从根本上保证了数据的真实性与完整性,是实现按量计费和精准追溯的前提。
- 移动车队智能化 (车载系统):收运车辆不仅是运输工具,更是一个个移动的智能数据采集站。集成的GPS模块实时上报车辆位置与行驶轨迹;车载视频系统监控作业过程与路面安全;重量或容量传感器则可以记录每次收集的垃圾量。这些数据汇入平台,构成了收运环节的完整数字画像。
- 厂区作业自动化 (门禁与报警系统):处理厂区部署了智能门禁及报警系统。车辆进出由系统自动识别和称重,无需人工干预。关键生产区域安装的可燃气体及有毒有害气体报警系统,能够实时监测环境安全,一旦超标立即预警,有效保障了人员与设备安全。
- 一线人员数字化赋能 (收运人员APP):为收运人员配备的专用APP,是连接人与系统的关键桥梁。APP不仅能接收调度指令、导航最优路线,更是执行数据采集(如扫描RFID)、上报异常情况的移动工作台,极大地提升了一线人员的作业规范性和效率。

通过这套“云-边-端”协同的物联网架构,系统实现了数据的自动、实时、精准采集。这种高保真度的数据流消除了人为干预和主观判断带来的误差,为管理者、客户乃至监管机构之间建立起基于客观数据的信任关系,这是项目能够长期稳定、高效运营的基石。
四、量化成效与多维价值
自2023年8月竣工验收以来,成都天投环境天府新区餐厨垃圾处理项目已展现出显著的综合效益,其成效不仅体现在运营数据上,更体现在其对经济、环境和社会的深远影响。
运营效率与经济效益
项目的数字化和自动化水平直接转化为可观的经济效益。
- 成本显著降低:收运一体化智能调度系统,使收运成本大幅下降,收运效率提升了3倍。厂区无人值守、生产过程自动控制等应用,有效降低了人力运维成本和设备故障率。
- 生产能效提升:精细化的过程控制和能源的循环自用,使得整体生产效率得到提升,同时生产能耗显著下降。
- 创造新增收入:项目每年可稳定产出约1500吨工业油脂、高蛋白饲料及生物腐殖酸肥料,将废弃物成功转化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商品,开辟了新的收入来源。

环境保护与社会贡献
作为一项关键的环保基础设施,项目的环境效益同样突出。
- 强大的处理能力:项目设计处理规模为120吨/天,峰值可达150吨/天,年处理能力约5万吨,有效解决了天府新区大量餐饮单位的餐厨垃圾处理难题。
- 严格的污染控制:车间采用全负压运行,并配备高效的空气除臭系统,确保废气达标排放,实现了厂区周边基本无臭无污染的良好环境。废水经过严格处理后,符合《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标准及当地净水厂的进水要求,杜绝了二次污染。
量化的碳减排贡献:据测算,项目每年在碳减排方面可产生约10万元的效益,为区域乃至国家的“双碳”目标做出了切实贡献。
五、开启智慧环卫新范式——“天府模式”
成都天投环境有限公司天府新区餐厨垃圾收运处一体化项目,是思为科技智慧环卫解决方案的一次成功实践。它的卓越之处,在于实现了前沿生物技术与强大数字平台的无缝融合,系统性地解决了餐厨垃圾从源头到终端的全链条管理难题。
该项目所开创的,可以称之为智慧环卫的“天府模式”。这一模式的核心特征在于:以数据为驱动,实现收运、处理、监管的高度一体化;以循环经济为目标,通过多元化的生物转化技术实现资源利用价值最大化;以前瞻性设计为导向,将碳资产管理等未来要素纳入平台,确保解决方案的持续领先。
“天府模式”不仅为成都市的“无废城市”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实践样板,也为全国其他面临同样挑战的城市,指明了一条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环境友好的发展路径。随着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深入,这种集智能化、资源化、低碳化于一体的综合解决方案,必将成为未来城市有机废弃物管理的主流方向,引领整个行业迈向一个更高效、更绿色、更智慧的新时代。
餐厨垃圾数字化解决方案
思为交互科技基于工业物联、大数据、智能化等技术,打造餐厨垃圾处置数字化产业平台。旨在统一管理’不好管、管不好’的餐厨废弃物从收运调度、垃圾运输、费用结算、处置加工到成品外售的全链条流程,实现餐厨废弃物处置的精细化、动态化、数字化、全覆盖管理,推动产业绿色、环保、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
声明:本站发布的内容(图片、视频和文字)以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果涉及侵权请联系站长邮箱:sales@idmakers.cn删除,任何个人或组织,需要转载可以自行与原作者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