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viewing 四川省制造业2024-2027行动计划及企业申报指南

四川省制造业2024-2027行动计划及企业申报指南

引言:当前,全球制造业正处于数字化浪潮的深水区,四川省作为西部工业重镇,面临着从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跃升的迫切需求。2024-2027年《四川省加快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的出台,正是响应国家新型工业化战略的精准举措。该计划以‘智改数转’为核心,旨在通过政策引导、技术赋能和生态构建,实现制造业全产业链的数字化升级。到2027年,四川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覆盖率将达100%,智能制造示范工厂达200家以上。这不仅将提升核心竞争力,还将联动绿色低碳转型和产业链强链,助力四川经济高质量发展。本文将聚焦《行动计划》的框架、财政支持、申报流程及服务生态,为企业提供实用指南,推动制造业从‘跟跑’到‘领跑’的转变。

政策框架解读:核心目标与路径图

《行动计划》是四川省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全国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精神的省级顶层设计,覆盖2024-2027年四个关键阶段。其核心目标高屋建瓴却落地精准:一是实现数字化转型全覆盖,到2027年,所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数字化转型,数控率达75%,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92%;二是打造标杆项目,建设200家省级以上智能制造先进工厂、100个AI创新应用场景;三是联动效应显著,通过‘智改数转’降低生态成本20%以上,推动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

路径图分为四个阶段:

2024年基础夯实阶段:聚焦诊断评估和基础设施建设,推广5G、工业互联网在工业领域的应用,确保全省制造业数字基础设施覆盖率达80%。

2025-2026年加速推进阶段:实施企业上云和智能升级,中小企业数字化水平提升50%,重点产业链(如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实现数字化贯通。

2027年巩固提升阶段:形成300个省级‘智改数转’标杆项目,工业互联网平台覆盖率达90%,实现生产效率提升30%以上。

保障机制:建立省级统筹协调机制,联动发改、经信、财政等部门,形成政策闭环。

这一框架揭示了制造业转型的内在逻辑:数字化不仅是技术升级,更是重构生产关系的过程。通过路径图,企业可清晰定位自身阶段,避免盲目投资,实现与产业链的协同效应。

财政支持体系:真金白银的激励细节

四川省‘智改数转’财政支持体系设计科学,强调精准滴灌,避免大水漫灌。核心包括‘智改数转’切块资金、技改贷款贴息和税收优惠等多层次工具,确保企业转型资金无忧。

‘智改数转’切块资金:

省级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不低于10亿元,按项目类型分级支持。示范工厂最高补贴5000万元,数字化车间最高1000万元;中小企业普惠性支持,每家诊断费用补贴50%-80%,上限50万元。资金采用事前评估、事中监管、事后绩效的方式拨付,优先支持电子信息、汽车、航空航天等六大优势产业。

技改贷款贴息:

针对智能化改造贷款,省级财政贴息利率2%-3%,最高贴息额达项目投资的30%。例如,设备更新项目贷款利率不高于5%,贴息期3年。联动国家‘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企业可叠加享受央行再贷款支持,降低融资成本15%以上。

税收优惠:

符合条件的‘智改数转’项目享受企业所得税减免15%,增值税即征即退30%。新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达200%,知识产权保护专项税收抵扣最高100万元。

这些支持的联动效应显而易见:财政资金撬动银行贷款,形成倍增效应,帮助中小企业跨越资金门槛,推动产业链整体升级。根据初步测算,2024年已撬动社会投资超500亿元,制造业增加值增速预计提升2个百分点。

智改数转

项目申报全流程:步骤化拆解指南

申报‘智改数转’项目是企业获益的关键路径,四川省设计了高效、透明的全流程,确保中小企业也能轻松参与。流程分为四个环节:

政府免费诊断(准备阶段):

企业登录四川省经信厅‘智改数转’服务平台,提交基本信息。政府委托专业机构(如四川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免费诊断数字化水平,生成报告。诊断标准包括:数字化成熟度评估(分0-5级)、痛点分析和转型路线图。时长1-2个月,覆盖率达90%以上企业。

项目申报(申请阶段):

基于诊断报告,准备材料包括项目方案、财务审计报告、技术可行性分析。申报智能制造示范工厂需满足:年营收超5亿元、数字化率超70%;数字化车间标准为:单车间产值超1亿元、数控率超60%。在线提交至经信厅,省级审核结合专家评审,重点考察创新性和可复制性。申报窗口每年两次(3月、9月),初审通过率约70%。

项目验收(实施阶段):

获批后,企业执行改造,定期报告进度。验收标准:KPI达成率(如效率提升20%)、第三方审计。分中期(1年)和终期(2-3年)验收,采用量化指标+现场考察。

资金拨付(结项阶段):

验收合格后,资金分批拨付(30%预付、40%中期、30%结项)。不合格项目可整改重审,鼓励迭代优化。

全流程数字化管理,平均周期6-12个月,企业可通过APP实时跟踪。典型案例:某电子企业通过此路径获补贴2000万元,生产效率提升35%。

服务生态利用:赋能企业的资源池

四川省构建了完善的‘智改数转’服务生态,政府公布的服务商资源池和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数促中心)是企业转型的‘加速器’。

服务商资源池:

经信厅维护的池子涵盖500+家服务商,包括华为、阿里云等巨头及本地初创。分类:诊断咨询(200家)、技术集成(150家)、培训孵化(150家)。企业可免费匹配,服务费补贴50%。利用路径:平台搜索-需求匹配-合同签订-绩效评估。已服务25万家企业,订单收入近10亿元。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

全省55家数促中心(2025年申报启动),聚焦工业领域29家。功能:标准制定(参与117项标准)、平台维护(160个产业链平台)、解决方案提供(500+轻量化应用)。企业利用方式:加入中心获政策倾斜,如优先申报国家级试点;参与联合诊断,降低成本30%。例如,新希望集团通过数促中心实现供应链数字化,效率提升25%。

这些生态的内在逻辑在于‘政府+市场’协同:资源池解决‘不会转’,数促中心破解‘不敢转’,激发企业‘愿转’动力。联动效应:提升产业链韧性,助力四川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攀升。

四川省‘智改数转’行动计划不仅是政策蓝图,更是制造业转型的行动纲领。通过框架解读、财政支持、申报流程和服务生态,企业可把握机遇,实现从数字化到智能化的跃升。总结而言,该计划将驱动四川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以上,绿色转型贡献率达30%,为全国新型工业化提供‘四川样本’。

针对企业行动建议:1. 立即启动免费诊断,评估自身成熟度;2. 组建跨部门转型团队,锁定六大优势产业切入点;3. 关注2025年申报窗口,提前准备材料并对接数促中心;4. 探索政企合作,申请叠加绿色低碳补贴;5. 持续监测绩效,迭代优化以锁定长期红利。制造业转型任重道远,让我们携手共进,铸就四川智能制造新高地。

 

思为交互

思为交互科技

思为交互科技是一家“从云到端”的新型物联网及工业4.0技术公司,可以为各类生产制造型企业提供从硬件到云端全套的解决方案。我公司Galileo OS数据基座融合AI大模型、数据中台、物联网等技术,推动制造业工厂数字化转型。从数字化车间到智能工厂,全面覆盖安全、生产、质量、设备管理等业务。

 

声明:本站发布的内容(图片、视频和文字)以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果涉及侵权请联系站长邮箱:sales@idmakers.cn删除,任何个人或组织,需要转载可以自行与原作者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