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viewing 如何破解矿山安全与效率难题?智慧矿山一体化平台的革命性解决方案
智慧矿山安全管理平台

如何破解矿山安全与效率难题?智慧矿山一体化平台的革命性解决方案

引言:当前矿山行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安全风险高企、生产效率低下、环保压力增大。传统的矿山管理模式已难以适应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要求。随着《关于进一步加强矿山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等政策的出台和《关于深入推进矿山智能化建设促进矿山安全发展的指导意见》的实施,智慧矿山建设已从”选择题”变为”必答题”。智慧矿山一体化管控平台通过整合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为矿山企业提供了一个全方位的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矿山的管理模式,推动行业安全、高效、绿色发展。

矿山行业智能化改造的必要性

矿山行业面临的核心痛点

  1. 安全风险高,井下/露天矿作业环境复杂多变,地质灾害预警难,人员定位与安全监控存在盲区,导致安全事故预防能力不足;
  2. 生产效率低,“采、掘、机、运、通”等环节协同性差,过度依赖人工调度,设备综合利用率(OEE)不高;
  3. 设备管理粗放,核心设备主要依赖计划性或故障后维修,运维成本高,非计划停机损失大;
  4. 能耗成本居高不下,缺乏对主扇、水泵、压风机等关键用能设备的精细化监控与优化控制;
  5. 环保合规压力大,粉尘、废水、废气、尾矿库等环境监测数据采集不全,难以满足日益严格的环保监管要求;
  6. 信息孤岛严重,各生产、安全、监控子系统独立运行,数据无法互联互通,决策缺乏全局数据支撑。

国家政策对矿山智能化转型的支持

国家已出台多项政策支持矿山智能化转型。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矿山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要求推动传统矿山安全发展向本质安全转变。《关于深入推进矿山智能化建设促进矿山安全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到2026年全国煤矿智能化生产能力要达到60%以上,危险岗位机器人替代率超过30%,井下作业人员减少10%以上。此外,《矿山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2024-2026年)》提出通过三年的努力,提升矿山安全保障能力,实现年度“零死亡”的安全生产目标。这些政策为矿山智能化转型提供了顶层设计和政策保障,表明智能化已从企业自主选择转变为国家战略方向,是解决行业安全效率问题的必由之路。

智慧矿山安全管理平台
智慧矿山安全管理平台

智慧矿山一体化管控平台如何解决矿山痛点

解决安全风险高的痛点

针对安全风险高的痛点,智慧矿山一体化管控平台通过矿山安全一体化管控模块构建全方位安全保障体系。一方面,平台融合人员精确定位系统,通过UWB、RFID等定位技术实现井下人员实时定位、轨迹追踪和紧急情况下的快速搜救,定位精度达0.3米,较传统方案提升5倍以上;另一方面,平台集成视频智能分析技术,对违规行为进行自动识别与预警,如未佩戴安全帽、进入危险区域等;此外,平台还对瓦斯/水/火等灾害进行实时监测预警,实现多因素关联分析,如瓦斯浓度超限自动联动通风系统,将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以国家能源集团曹家滩煤矿为例,该煤矿引入安全一体化管控平台后,建立了“感知-预警-处置-评估”的闭环安全管理体系,通过部署3000多个传感器和智能摄像头,实现了“人-机-环-管”全要素实时监控,近一年成功预警12起潜在安全事故,事故发生率同比下降42%,安全工作环境得到显著改善。

解决矿山生产协同差、效率低下的问题

针对生产协同差、效率低下的痛点,平台通过智能采掘与生产执行系统(MES)实现全流程优化。该系统采用数字孪生技术构建矿山三维可视化模型,实现”采-掘-机-运-通”各环节数据的实时共享与协同调度。平台基于大数据分析构建智能调度算法,能根据矿石品位、设备状态、人员位置等20多项参数自动优化生产计划,使设备利用率提高15%以上。

新疆大明矿业集团天湖铁矿通过部署MES系统,实现了远程驾驶与无人值守的采矿模式,管理人员可实时采集生产数据与视频信息,做出快速准确的决策。同时,”模块化集中联合作业”作为新的矿业工程管理模式,打破了传统大空间、多作业面的困扰,显著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电能使用效率,整体生产效率提升30%,年节省成本超2000万元。

实现设备管理的智能化,降低运维成本

针对设备管理粗放的痛点,平台通过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与预测性维护系统实现设备管理的智能化升级。系统通过边缘计算设备对核心设备进行实时状态监测,采集振动、温度、电流等参数,结合机器学习算法构建设备健康评估模型,提前7-14天预测设备故障,实现从”故障维修”到”预测维护”的转变。

以山东某铁矿为例,平台部署后对200多台关键设备进行状态监测,建立设备健康档案,通过AI分析识别设备异常特征,实现故障预测准确率达85%以上,设备平均故障维修时间(MTTR)降低40%,设备可用率提升至95%,年节约维修成本超3000万元,同时避免了因设备故障导致的停机损失。

降低能耗成本并满足环保合规要求

针对能耗成本高和环保压力大两大痛点,平台通过能源与环保在线监测系统(EMS)实现精细化管理和合规运营。该系统对水、电、油、气等能耗指标及粉尘、废水等环保指标进行24小时实时监控,建立能耗模型,识别节能潜力点,并提供优化控制建议。

在能耗方面,系统通过对主扇、水泵、压风机等高耗能设备实施智能控制,使其工作在最佳效率区间,平均节能率达15%-20%;在环保方面,平台实时监测粉尘浓度、废水指标等关键数据,自动预警超标情况,并生成环保合规报告,帮助企业在环保检查中从容应对。

陕西某煤矿通过EMS系统,年节约能耗成本超1500万元,同时污染物排放量降低30%,顺利通过环保部门”无打扰”环保检查,实现了绿色低碳发展。

打破信息孤岛,实现数据驱动决策

针对信息孤岛严重的问题,平台构建统一的数字孪生与可视化监控平台,整合地质勘探、生产执行、设备管理、安全监测、能源环保等11个大类、260个小类的数据,建立标准化的数据中台,实现“从地表到井下”的全要素、全流程、全生命周期“一张图”可视化管理。

以山西某大型国有矿山为例,平台整合了原有18个独立子系统,消除数据孤岛,构建了统一的矿山数字孪生体。领导可在指挥大厅通过三维可视化界面实时掌握矿山运行状态,基于数据进行科学决策。部署后,决策响应时间缩短65%,管理效率提升40%,年度综合运营成本降低2800万元。

智慧矿山一体化管控平台的应用价值和未来发展方向

应用价值

  1. 提升安全保障水平,通过安全生产监控系统,实现危险区域人员自动预警和灾害智能预警;
  2. 降低运营成本,通过预测性维护和智能调度,降低设备故障率和能耗;
  3. 促进绿色可持续发展,通过能源环保监测系统,实现节能减排和环保合规;
  4. 赋能科学决策与精细化管理,通过大数据分析和数字孪生模拟,支持科学决策;
  5. 推动产业升级与智能化转型,通过自动化和智能化设备应用,实现矿山少人化、无人化目标。

未来发展方向

未来,随着5G、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技术的深度融合,智慧矿山将向以下方向发展:一是实现更深层次的自主决策,通过AI算法升级,提升设备自主决策能力;二是构建更全面的数字孪生体,从物理矿产到虚拟矿山全面映射;三是探索更开放的技术生态,形成协同创新的产业生态;四是推进更系统的标准体系建设,促进数据互联互通;五是加速更广泛的智能化应用,推动全行业数字化转型。到2030年,预计60%以上的矿山将完成智能化改造,矿工工作环境将根本改善,矿山本质安全水平将显著提升,真正实现安全、高效、绿色、智慧的矿山新发展格局。

 

数字化矿山解决方案

数字化矿山解决方案

数字化矿山解决方案是针对现代矿山管理需求而开发的智能化系统,旨在通过先进的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云计算技术,实现矿山生产的智能化、精细化和高效化管理。该方案集成了实时监控、智能分析、自动化控制等功能,帮助矿山企业提升生产效率、降低运营成本、提高安全性。

 

声明:本站发布的内容(图片、视频和文字)以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果涉及侵权请联系站长邮箱:sales@idmakers.cn删除,任何个人或组织,需要转载可以自行与原作者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