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当前矿山行业发展面临着多重挑战,包括安全风险高、生产效率低、设备管理粗放、能耗成本高、环保压力大以及信息孤岛严重等问题。这些挑战制约了矿山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经济效益提升。在这样的背景下,智慧矿山解决方案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手段,推动矿山转型升级,成为实现矿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矿山安全与智慧化建设的必要性
安全生产是矿山行业的重中之重
为什么说矿山安全生产问题尤为突出,智慧矿山建设对其有何必要性?
矿山安全生产一直是国家安全生产领域的重中之重,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办公厅联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矿山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当前矿山面临的安全风险主要包括井下/露天矿作业环境复杂,地质灾害预警难,人员定位与安全监控存在盲区,安全事故预防能力不足等问题。智慧矿山通过实时监控、智能分析、自动化控制等技术手段,能有效提升矿山安全水平,减少事故发生,因此推进智慧矿山建设对保障矿山安全生产具有迫切性和必要性。

生产管理痛点与智慧矿山解决方案
生产管理面临的多重挑战
除了安全问题,当前矿山在生产管理方面还存在哪些痛点?
矿山在生产管理方面存在多重痛点。首先,“采、掘、机、运、通”等环节协同性差,依赖人工调度,影响整体效率。其次,设备综合利用率(OEE)不高,存在“跑冒滴漏”等生产浪费现象。此外,能源消耗居高不下,缺乏对主扇、水泵、压风机等关键用能设备的精细化监控与优化控制。同时,各生产、安全、监控子系统独立运行,数据无法互联互通,决策缺乏全局数据支撑,形成严重的信息孤岛。这些问题都制约了矿山企业的高效运营和精细化管理。
国家政策支持智能化发展
国家层面在推动矿山智能化发展方面有哪些政策支持?
国家高度重视矿山智能化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给予支持。如《关于深入推进矿山智能化建设促进矿山安全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到2026年全国煤矿智能化生产能力要达到60%以上,智能化工作面数量占比要达到 30%以上。同时,《矿山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2024-2026年)》方案提出,到2026年要实现煤矿一级安全生产,全省非煤矿山三分之二达到二级及以上的安全标准化。这些政策为智慧矿山建设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和有力的支持,体现了国家推动矿山智能化、高质量发展的决心。
智慧矿山一体化管控平台解析
平台概念与痛点解决方案
智慧矿山一体化管控平台整体概念是什么,如何解决当前矿山面临的痛点问题?
智慧矿山一体化管控平台是集成了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云计算等先进技术,实现矿山生产智能化、精细化和高效化管理的综合性系统。该平台通过全面实时监控、智能调度与优化、预测性维护、安全预警与应急响应等功能模块,有效解决矿山行业面临的多重痛点。平台首先打破信息孤岛,实现各类数据的互联互通,为决策提供全面数据支撑;其次,通过自动化控制和优化调度,提高各生产环节的协同性,提升设备利用率和生产效率;第三,通过安全监测预警系统,预防安全事故发生;最后,通过能源与环保在线监测系统,降低能耗成本并满足环保监管要求。山东捷瑞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某大型矿山智能管控平台项目就是成功案例,该平台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显著降低了矿山事故发生率。
地质灾害预警与人员定位监控
解决地质灾害预警难和监控盲区
智慧矿山如何解决地质灾害预警难和人员定位监控盲区的问题?
智慧矿山通过构建矿山安全一体化管控平台,有效解决地质灾害预警难和人员定位监控盲区的问题。平台融合了先进的地质灾害监测技术,包括边坡/顶板在线监测系统,通过高精度传感器实时采集地质结构变化数据,结合 AI 分析算法,实现地质灾害的早期预警。人员定位系统则采用 UWB(超宽带)或 5G 等技术,实现对井下人员的精确定位,定位精度可达厘米级,并具备电子围栏、遇险报警等功能。例如,在四川绿色矿山建设中,通过引入智能监测系统,实现了对矿区地质状况的全方位监控,大幅提升了安全预警能力。这些技术的应用,使得矿山企业能够主动预防和应对安全风险,而不是被动应对已经发生的事故。
设备管理的预测性维护
降低运维成本的方法
智慧矿山如何实现设备管理的预测性维护,降低运维成本?
智慧矿山通过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与预测性维护系统(EAM/PdM),彻底改变了传统设备维修模式。该系统通过物联网传感器实时采集设备运行参数,利用大数据分析和 AI 算法建立设备健康模型,实现对设备状态的实时监测、故障诊断与寿命预测。相比传统的计划性或故障后维修,预测性维护能够在设备出现潜在故障前进行干预,避免非计划停机,延长设备使用寿命,降低维修成本。例如,某大型矿山通过部署预测性维护系统,将设备故障停机时间减少了 60%,维修成本降低了 40%,设备综合利用率提升至 90%以上。这种方式不仅降低了运维成本,也避免了因设备故障导致的生产中断和经济损失。
能耗与环保问题的解决方案
降低能耗与减少环境压力
智慧矿山如何解决能耗高和环保压力大问题?
智慧矿山通过能源与环保在线监测系统(EMS),有效解决能耗高和环保压力大问题。该系统能够精细化监控水、电、油、气等能耗指标,并基于实时数据分析提供优化建议,实现能源消耗的动态监控和智能调节。在环保方面,系统对粉尘、废水、废气、尾矿库等进行全方位监测,数据实时上传监管部门,确保环保合规。例如,攀枝花市通过建立“钒钛磁铁矿全产业链绿色开发”模式,结合智慧矿山技术,实现了单位能耗产出率比传统矿区提升了 37%。江苏省也在推动绿色矿山建设,通过数据使能方案,实现矿业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大幅提升了资源利用率和环境保护水平。
生产协同与精细化管理
提高生产效率与管理水平
智慧矿山如何实现生产协同和精细化管理?
智慧矿山通过智能采掘与生产执行系统(MES)和数字孪生与可视化监控平台,实现生产协同和精细化管理。MES 系统包含智能调度、无人驾驶矿卡管理、自动化采掘控制等功能,打通了“采、掘、机、运、通”各环节的信息流,实现生产流程的一体化管理。数字孪生平台则构建矿山全景数字孪生体,实现从地表到井下的“一张图”可视化监控与仿真推演。例如,新疆大明矿业集团的天湖铁矿通过自主研发的综合管控平台,实现了远程驾驶与无人值守的采矿模式,管理人员可以实时采集生产数据与视频信息,做出快速而准确的决策。这种模块化集中联合作业模式打破了传统大空间、多作业面的管理困扰,显著提高了矿山的劳动生产率和电能使用效率。
数据孤岛与决策科学化
解决数据孤岛问题,实现科学决策
智慧矿山如何解决数据孤岛问题,实现决策科学化?
智慧矿山通过矿山地质保障与透明化系统和统一的矿山工业互联网平台,彻底解决数据孤岛问题。系统首先集成地质勘探、储量模型、生产数据,构建三维可视化地质模型,为决策提供直观的数据基础。其次,通过建立统一的数据标准和接口规范,实现各子系统的数据互联互通,打破信息孤岛。例如,《智能化矿山数据融合共享规范》的推广,为不同系统及设备间的数据互联共享提供了标准依据。通过数据融合分析,决策层可以获得全局数据支撑,制定更科学合理的决策。如某矿企通过部署智慧矿山平台,实现了生产计划的优化调配,将生产调度效率提升 50%,决策响应时间缩短 80%,真正实现了数据驱动的科学决策。

智慧矿山建设的综合价值
为矿山企业带来的具体价值
智慧矿山建设能为矿山企业带来哪些具体价值?
智慧矿山建设为矿山企业带来多方面的价值提升。首先,在安全保障方面,通过实时监测预警和智能应急管理,能显著提升安全保障水平,降低事故发生率。其次,在经济效益方面,通过设备预测性维护、生产智能调度和能源精细化管理,能有效降低运营成本。第三,在环境效益方面,智慧矿山有助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废弃物排放,推动绿色可持续发展。第四,在管理决策方面,通过数据驱动决策支持系统,能赋能科学决策与精细化管理,提升企业整体竞争力。例如,通过智慧矿山建设,某大型矿山企业管理成本降低了 25%,生产效率提升 30%,安全事故减少 60%,环境达标率提升至 98%,真正实现了安全、高效、绿色的可持续发展。
未来发展趋势
智能化、无人化、绿色化
未来智慧矿山建设将如何发展,有哪些新的趋势?
未来智慧矿山建设将朝着更加智能化、无人化、绿色化的方向发展。首先,5G、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前沿技术的深度融合将进一步提升矿山智能化水平,实现从“智能矿山”到“自主矿山”的跨越。其次,随着矿山机器人技术的成熟,危险岗位的机器人替代率将大幅提高,井下作业人员将进一步减少。第三,矿山数字孪生技术将更加成熟,从可视化展示向全流程仿真推演发展,为决策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持。第四,绿色矿山与智慧矿山建设将深度融合,实现资源高效利用与生态保护的统一。根据《2025 智能矿山蓝皮书》预测,到2030年,智能煤矿与非煤矿山的市场总规模预计将超过2.3万亿元,显示出智慧矿山建设的广阔前景和巨大潜力。

声明:本站发布的内容(图片、视频和文字)以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果涉及侵权请联系站长邮箱:sales@idmakers.cn删除,任何个人或组织,需要转载可以自行与原作者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