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viewing 智慧矿山如何解决安全生产难题?
智能矿山安全管理平台

智慧矿山如何解决安全生产难题?

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矿山安全生产成为国家高度重视的战略议题。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矿山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要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解决问题,确保矿山安全。在此背景下,智慧矿山作为矿山行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方向,凭借其先进的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云计算技术,正在重塑传统矿业的安全管理模式。通过构建一体化智能管控平台,智慧矿山不仅提升了生产效率、降低了运营成本,更在保障人员安全、提升环保水平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矿山安全生产面临的核心痛点

当前矿山安全生产存在哪些主要问题?

当前我国矿山安全生产面临六大核心痛点:

  1. 安全风险高:井下/露天矿作业环境复杂,地质灾害预警难,人员定位与安全监控存在盲区,易发生瓦斯、水害等事故。
  2. 生产效率低:采、掘、机、运、通等环节协同性差,依赖人工调度,设备利用率不高。
  3. 设备管理粗放:核心设备依赖计划性或故障后维修,运维成本高,非计划停机损失大。
  4. 能耗成本居高不下:缺乏对主扇、水泵、压风机等关键用能设备的精细化监控。
  5. 环保合规压力大:粉尘、废水、废气等环境监测数据采集不全,难以满足监管要求。
  6. 信息孤岛严重:多个子系统独立运行,数据无法互联互通,决策缺乏全局支撑。
智能矿山安全管理平台
智能矿山安全管理平台

为什么智慧矿山成为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路径?

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等多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深入推进矿山智能化建设 促进矿山安全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到2026年全国煤矿智能化产能占比要达到60%以上。这体现了国家对智慧矿山建设的战略高度认可。智慧矿山通过构建矿山地质保障与透明化系统、智能采掘与生产执行系统(MES)、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与预测性维护系统(EAM/PdM)等一体化平台,从顶层设计到底层执行实现全方位覆盖,为矿山企业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

相关政策如何推动智慧矿山建设?

《关于进一步加强矿山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

– 新建煤矿必须具备智能化采掘能力;

– 对灾害严重的矿山实施分类处置,引导退出市场;

– 鼓励大矿山兼并小矿山,推进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升级。

这些政策不仅从源头上强化了矿山准入门槛,也通过制度设计推动了矿山向智慧化转型。

二、智慧矿山解决方案:六大功能模块破解行业痛点

智慧矿山的整体解决方案是什么?

智慧矿山解决方案是一套集成了现代信息技术、物联网、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的综合管理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六大功能模块:

  1. 矿山地质保障与透明化系统:结合地质勘探数据与三维可视化模型,实现地质结构的动态呈现;
  2. 智能采掘与生产执行系统(MES):包含智能调度、无人驾驶矿卡管理、自动化采掘控制等子系统;
  3. 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与预测性维护系统(EAM/PdM):基于传感器与AI算法,实现设备状态监测与寿命预测;
  4. 矿山安全一体化管控平台:融合人员精准定位、视频智能分析、灾害预警等模块;
  5. 能源与环保在线监测系统(EMS):精细化监控水、电、油、气等能耗及粉尘、废水指标;
  6. 数字孪生与可视化监控平台:构建矿山全景数字孪生体,实现实时监控与仿真推演。

各模块间通过统一数据平台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形成闭环管理。

智慧矿山如何提升矿山安全水平?

根据《矿山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2024-2026年)实施方案》,智慧矿山建设将显著提升安全管理能力。通过引入人员精准定位系统和智能感知网络,实现井下人员实时监控与风险预警。例如,某大型煤矿通过部署融合5G通信与AI视觉分析的智能监控系统,事故隐患排查效率提升了60%以上,并实现了重大事故“零发生”。

此外,瓦斯超限智能预警系统通过多维度数据分析,提前预测潜在风险,有效避免瓦斯爆炸事故的发生。这一技术已在多个高瓦斯矿井应用,事故响应时间缩短了近30%。

智慧矿山能否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答案是肯定的。智慧矿山通过智能化调度与优化算法,大幅提升资源利用效率。以无人驾驶矿卡管理系统为例,某露天矿山通过引入该系统,运输效率提升15%-20%,燃油消耗降低约10%,人工成本减少达30%。

在设备管理方面,预测性维护系统通过对设备运行数据的实时采集与分析,可将非计划停机率降低40%以上。某金属矿山企业在应用EAM/PdM系统后,年均维修成本下降了25%,设备平均寿命延长了12个月。

智慧矿山如何助力绿色可持续发展?

智慧矿山通过能源与环保在线监测系统,实现对能耗与污染源的精准管控,推动绿色矿山建设。根据四川省自然资源厅公布的数据,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的单位能耗产出率比传统矿区提升37%,生态修复面积年增长率达18%。

例如,攀枝花市通过“钒钛磁铁矿全产业链绿色开发”模式,结合智能监测与优化控制系统,废水回用率提升至90%以上,尾矿综合利用率提高至80%。

智慧矿山在数据整合方面有哪些创新实践?

传统矿山普遍存在“信息孤岛”,数据无法互通。智慧矿山则通过建立统一的数据湖和工业互联网平台,打通各子系统之间的数据壁垒,实现数据融合共享。某央企智慧矿山项目通过构建矿山大数据中枢平台,将地质、采掘、运输、通风等多个系统的数据集中处理,辅助管理层制定更加科学的生产计划。

智慧矿山如何应对中小企业转型难题?

针对部分中小企业因资金不足而难以推进智能化的问题,《智能矿山蓝皮书》建议,国家应遴选一批基础设施良好、意愿强烈的矿山企业,打造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智能化示范矿山,形成可复制推广的模式。

同时,鼓励开发模块化、低成本、易部署的解决方案。例如,采用SaaS服务模式,中小企业可按需订阅所需功能,大幅降低初期投入门槛。

三、应用价值与未来展望

智慧矿山带来了哪些具体成效?

智慧矿山建设已初见成效。截至2024年底,全国已建成1642个智能化采掘工作面,投入使用的机器人达2640台,无人驾驶车辆1328台,固定岗位无人值守数量达1.7万个。在露天矿领域,如国家能源集团曹家滩煤矿通过“5G+边缘计算”方案,采煤效率提升近20%,能源消耗降低12%。

智慧矿山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随着AI大模型和数字孪生等前沿技术的持续演进,智慧矿山将进一步迈向全面智能化。预计到2030年,我国智能煤矿市场规模将达到1.4万亿元,非煤矿山智能化市场规模也将突破9000亿元。未来的智慧矿山将呈现以下趋势:

– 更深度的数据融合:打破部门间数据孤岛,构建全域数据驱动决策体系;

– 更高水平的自动化:实现更多危险岗位由机器人替代,向无人化目标迈进;

– 更强的自适应能力:借助AI强化学习实现设备自主优化运行;

– 更强的生态协同:融合能源、交通、环保等外部系统,打造绿色循环经济圈。

智慧矿山建设对整个行业的意义何在?

智慧矿山不仅是技术革新的成果,更是推动我国从矿业大国向矿业强国转变的重要引擎。它通过技术创新与管理制度变革,全面提升矿山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推动产业向高端化、绿色化、安全化方向发展,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实的资源安全保障。

 

数字化矿山解决方案

数字化矿山解决方案

数字化矿山解决方案是针对现代矿山管理需求而开发的智能化系统,旨在通过先进的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云计算技术,实现矿山生产的智能化、精细化和高效化管理。该方案集成了实时监控、智能分析、自动化控制等功能,帮助矿山企业提升生产效率、降低运营成本、提高安全性。

 

声明:本站发布的内容(图片、视频和文字)以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果涉及侵权请联系站长邮箱:sales@idmakers.cn删除,任何个人或组织,需要转载可以自行与原作者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