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viewing 新安规下,矿山安全管理平台如何实现智能化升级?

新安规下,矿山安全管理平台如何实现智能化升级?

引言:矿山安全生产工作是国家安全生产领域的重中之重。面对复杂的地质环境、严峻的安全形势以及日益增长的降本增效压力,传统矿山管理模式已难以为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矿山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以及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发布的相关政策文件,均明确提出加快推进矿山智能化转型。这不仅是政策导向,更是矿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路径。

一、智慧矿山应运而生:破解行业三大核心痛点

在当前矿山行业发展中,普遍存在三大核心痛点:一是安全与效率的矛盾,二是成本与维护的压力,三是合规与决策的壁垒。这些痛点不仅影响生产效率,更对人员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安全保障难题

以安全为例,井下复杂地质条件带来的瓦斯突出、水灾、火灾等风险,使得安全管理成为重中之重。而传统的人工巡检与分散监控难以实现全面覆盖,更无法有效预警。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强矿山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矿山企业需推动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建设,特别是针对灾害严重矿山,要加快智能化系统部署,提高风险主动感知与应对能力。

成本控制挑战

在成本方面,设备运维效率低下、非计划停机频发是制约矿山利润的关键因素。许多矿山依然依赖传统维修方式,既增加了运营成本,也加剧了设备损耗。而通过设备预测性维护(PdM)技术,结合SCADA/DCS监控与边缘计算,可以实现设备状态实时监测、故障精准诊断与寿命预测,从而将“事后抢修”转变为“事前预测维护”。

合规与决策难题

从环保合规与科学决策角度来看,粉尘、废水及尾矿库的监管压力与日俱增。各系统间数据“孤岛”现象严重,难以实现跨部门协同与全局调度。智慧矿山通过大数据平台整合能源、环保、生产等多维度数据,构建统一监管体系,助力企业满足环保要求,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

安全发展方向

二、四大核心场景:从局部优化到系统融合

场景一:安全生产“事前预警”——构建智慧安全一体化平台

智慧矿山解决方案的核心之一,是通过构建一体化安全管理平台,实现从被动响应向主动预警的转变。例如,通过融合视频智能分析、人员精确定位、地质灾害监测等系统,能够实时识别违章行为、监测井下环境变化,并预警高风险区域。

以山东某煤矿为例,平台接入了瓦斯、温度、风速等传感器数据,结合AI视频识别技术,实现皮带异物检测、人员越界报警等关键功能。平台还基于数字孪生技术,模拟灾害演化路径,为应急处置提供科学依据,显著降低了事故率。

场景二:生产流程“协同优化”——打通“采掘机运通”环节

智慧矿山的智能调度系统,打通“采掘机运通”五大生产环节,实现从单点自动化到全局优化的跃升。特别是在露天矿场景下,通过5G网络与无人驾驶矿卡结合,实现远程调度与智能避障。

例如,国家能源集团曹家滩煤矿部署了“5G+边缘计算”系统后,无人驾驶矿卡不仅实现了精准路径识别与避障,还能与调度平台实时联动,动态优化运输路线,整体效率提升15%以上。此外,MES系统与采掘设备的联动,实现了作业计划自动排程、设备状态实时反馈,有效提升了资源利用率。

场景三:设备运维“降本增效”——预测性维护助力可持续运维

在智慧矿山中,设备预测性维护(PdM)通过AI与大数据分析,提前判断设备状态趋势,减少非计划性停机带来的经济损失。系统通过对振动、温度、噪音等参数的实时分析,结合历史数据训练算法模型,预测设备潜在故障,提供精准维修建议。

以内蒙古某大型露天矿为例,引入PdM系统后,主扇、矿卡等核心设备运维成本降低约30%,故障停机时间减少45%。同时,系统还实现了维修工单自动生成与派发,提升人员作业效率。

场景四:全局运营“一图统揽”——数字孪生+EMS实现三维可视化

数字孪生技术是智慧矿山可视化控制的核心支撑。通过构建矿山全流程仿真模型,结合能源管理系统(EMS),可实现对地面到地下所有生产环节的统一调度与能耗管理。

例如,某金属矿山基于数字孪生技术构建的三维管控平台,实现了设备运行状态、人员定位、环保监测等模块的“一张图”可视化展示。管理人员可实时掌握生产负荷、能耗情况,并模拟不同生产方案下的运行效果,为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三、技术融合引领,打造本质安全智能矿山

政策与技术双轮驱动

《“十四五”矿山安全生产规划》明确提出,要完善法规标准体系、强化防灾治灾能力,并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结合政策引导,智慧矿山应重点部署5G、AI、数字孪生、边缘计算等前沿技术,构建自主可控的安全管理体系。

数据治理与AI智能融合

智慧矿山的智能化水平,不仅依赖于设备升级,更取决于数据治理能力。通过建立统一的数据湖与分析平台,实现生产、安全、能源等各类数据的集中管理与智能分析,再结合企业级AI大模型,可实现从预警到决策的全流程闭环。

例如,鹿鸣矿业自主研发“钼光大模型”,实现了对矿产资源预测、安全预警及成本优化的智能化支持。而四川资源集团则通过构建专属AI算力平台,训练钒钛材料专属模型,为工艺优化与能耗控制提供决策支撑。

四、未来展望:从智能矿山迈向无人矿山

当前,我国智慧矿山建设正由“单项试点”向“全链条融合”转变。随着AI大模型、数字孪生与5G专网等技术的持续演进,矿山将逐步实现“全流程无人化”与“全系统自优化”。

根据《2025智能矿山暨无人驾驶行业蓝皮书》预测,到2030年,我国智慧矿山市场规模有望突破万亿元。而随着政策持续加码、技术不断突破,矿山行业的智能化水平将进一步提升,推动企业从资源密集型向技术驱动型转型。

总体而言,智慧矿山作为行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抓手,不仅提升了矿山的本质安全水平与管理效率,更推动了矿业向绿色、低碳、可持续的发展方向迈进。面向未来,打造智能、高效、安全的矿山生态体系将成为矿业高质量发展的主旋律。

 

数字化矿山解决方案

数字化矿山解决方案

数字化矿山解决方案是针对现代矿山管理需求而开发的智能化系统,旨在通过先进的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云计算技术,实现矿山生产的智能化、精细化和高效化管理。该方案集成了实时监控、智能分析、自动化控制等功能,帮助矿山企业提升生产效率、降低运营成本、提高安全性。

 

声明:本站发布的内容(图片、视频和文字)以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果涉及侵权请联系站长邮箱:sales@idmakers.cn删除,任何个人或组织,需要转载可以自行与原作者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