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viewing 智慧矿山如何破解安全生产与效率瓶颈?

智慧矿山如何破解安全生产与效率瓶颈?

引言:当前,我国矿山行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随着《关于进一步加强矿山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等政策文件的密集出台,矿山企业迫切需要通过科技手段解决安全与效率、成本与运维、合规与决策这三大行业痛点。智慧矿山解决方案应运而生,借助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传统矿业注入新的活力。本文将深入探讨智慧矿山一体化管控平台如何通过四大核心场景实现关键业务流程的智能升级,并推动矿山企业迈向数字驱动的新高度。

一、智慧矿山转型迫在眉睫:为何必须升级?

当前矿山企业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近年来,随着能源结构转型和国家“双碳”战略推进,矿山企业在安全保障、效率提升与绿色合规方面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

安全压力加剧:井下瓦斯、水害频发,露天矿高陡边坡稳定性差,现有监控手段存在盲区;
作业协同效率低:采、掘、机、运、通各环节信息不通畅,调度依赖人工经验,导致设备利用率(OEE)低下;
运维成本高昂:设备维修以计划性为主,故障响应慢,非计划停机损失巨大;
环保监管趋严:粉尘、废水、尾矿库监测数据不透明,难以满足《矿山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2024-2026年)》等政策要求;
数据孤岛严重:各子系统独立运行,缺乏统一的数据融合机制,阻碍管理决策优化。

根据《关于加快煤矿智能化发展的指导意见》,到2026年全国煤矿智能化产能占比将不低于60%。这一目标对矿山数字化水平提出了更高标准。

智慧矿山建设的意义何在?

智慧矿山的核心在于打破传统模式下的“被动响应”管理模式,构建“主动预警、协同调度、预知维护、全景可视”的智能体系,提升矿山本质安全水平与运营效率。

– 提升安全生产保障能力:实现风险感知前置,从源头防范事故;
– 实现资源高效利用:优化生产调度与能源管理,降低成本;
– 满足绿色合规发展需求:构建环保监测闭环,提升监管效率;
– 构建科学决策体系:通过数据融合赋能精准决策与智能化执行。

数字化矿山解决方案

二、聚焦四大核心场景:打造“数字+智能”矿山新生态

场景一:安全生产“事前预警”——融合感知构建本质安全防线

面对复杂地质灾害,智慧矿山如何提前预警风险?

通过部署安全一体化平台,该场景重点整合了以下功能模块:

– 人员精确定位系统(UWB定位):实时掌握人员分布,实现超员报警、滞留预警;
– 视频智能分析:自动识别违章行为(如未戴安全帽、吸烟等),抓拍取证;
– 地质灾害监测子系统:覆盖瓦斯浓度、水文动态、火情识别、顶板应力等;
– 边坡/围岩在线监测:部署位移传感器、北斗/GPS位移监测站,实时掌握地表位移趋势。

应用价值

– 实现从“人盯人防”向“智控智防”转变;
– 显著降低工伤事故发生率,保障员工生命安全;
– 满足《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隐蔽致灾因素普查制度》要求。

案例:山东某铁矿通过部署数字孪生安全监控平台,成功预警一次顶板失稳事件,避免了重大安全隐患。

场景二:生产流程“协同优化”——打通全链条运营神经网络

智慧矿山生产调度系统是如何实现全局最优的?

智能调度系统与MES(制造执行系统)深度融合,贯穿“采、掘、机、运、通”全流程,实现资源配置最优。

关键技术包括:

– 5G+远程控制中心:实现大型设备的地面远程操控;
– 无人驾驶矿卡调度系统:基于路径规划与避障算法,动态分配任务;
– 智能掘进面与综采工作面管理:通过传感器和工况数据反馈,调节支护、推进速度;
– 皮带运输联动控制:采用PLC联锁控制,降低能耗与跑冒滴漏;

应用价值

– 生产效率提高15%以上;
– 设备综合利用率(OEE)大幅提升;
– 减少人工干预,提升生产节奏一致性。

案例:新疆大明矿业集团天湖铁矿通过实施综合管控平台,实现了运输流程无人化值守,人工成本下降30%,同时生产数据采集误差控制在±0.2%以内。

场景三:设备运维“降本增效”——从“故障修复”到“预知维护”

预测性维护如何帮助企业减少设备非计划停机?

设备资产管理(EAM)系统与预测性维护(PdM)相结合,推动运维模式由“定修+事后修”向“健康管理+智能诊断”转变。

核心技术要素包括:

– SCADA/DCS数据采集层:实时监测运行参数(温度、振动、油温等);
– 大数据故障诊断引擎:通过机器学习模型预测设备劣化趋势;
– AI图像识别与声纹分析:自动识别异常声音或外观变化;
– 健康指数与寿命预测模型:根据历史数据建立维修周期模型。

应用价值

– 平均故障间隔时间延长30%-40%;
– 维修工单响应效率提升50%以上;
– 大幅降低设备更换与备件库存成本。

案例:内蒙古某大型煤矿通过接入智能预维平台后,主通风机故障次数下降80%,年维护成本节约近百万。

场景四:全局运营“一图统揽”——打造立体化可视指挥中枢

数字孪生如何助力矿山实现“一张图”全景管控?

数字孪生平台结合GIS、BIM与三维建模技术,构建物理矿山与虚拟矿山的高度同步。

平台核心能力包括:

– 三维可视化中控大屏:集成环境、设备、人流、物流、能耗数据;
– 能效监管子系统(EMS):水电气热实时监控,支持碳排核算与节能调优;
– 应急仿真推演引擎:虚拟演练灾害预案,优化逃生路径;
– 矿山大脑决策中心:融合AI算法,辅助领导层制定资源配置与风险应对策略。

应用价值

– 提升监管透明度与治理效率;
– 支撑绿色矿山申报,符合生态环境保护政策;
– 推动矿山向工业元宇宙未来发展。

案例:四川资源集团红格南项目基于数字孪生平台实现了风险预警闭环与调度反馈的一体化管理,安全响应速度提升70%。

数字化矿山智能解决方案
数字化矿山智能解决方案

三、智慧矿山的应用价值展望

综上所述,智慧矿山一体化管控平台通过四类核心场景实现从“局部智能”向“全局联动”的跨越,不仅提升了企业管理水平,也为整个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短期价值体现:

– 增强安全保障:打造全天候、全要素的安全防护网;
– 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设备使用率,降低能源消耗;
– 促进绿色发展:支撑环保监测与碳排放管理;

中长期战略布局:

– 构建AI驱动的决策中枢:融合行业知识图谱与专家系统;
– 推进无人开采与智能化运营:实现采掘、运输、选矿全链智能化闭环;
– 迈向数字矿山与工业元宇宙深度融合:形成“物理-数字”双场协同的新形态。

国家《“十四五”矿山安全生产规划》明确提出,要全面提升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到2025年实现重大事故有效遏制。智慧矿山建设正是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的强有力抓手。

随着5G、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在矿山领域的不断深化,智慧矿山将成为未来矿业竞争力的核心体现。谁能率先实现转型升级,谁就能在新一轮产业变革中赢得先机。

 

数字化矿山解决方案

数字化矿山解决方案

数字化矿山解决方案是针对现代矿山管理需求而开发的智能化系统,旨在通过先进的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云计算技术,实现矿山生产的智能化、精细化和高效化管理。该方案集成了实时监控、智能分析、自动化控制等功能,帮助矿山企业提升生产效率、降低运营成本、提高安全性。

 

声明:本站发布的内容(图片、视频和文字)以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果涉及侵权请联系站长邮箱:sales@idmakers.cn删除,任何个人或组织,需要转载可以自行与原作者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