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面对国家对矿山安全和智能化的要求,企业该如何响应?近年来,国家密集出台政策推动矿产资源产业数字化转型。根据《关于深入推进矿山智能化建设促进矿山安全发展的指导意见》,到2026年,全国煤矿智能化生产能力将达到60%以上,危险岗位机器人替代率超过30%。这一政策导向明确指出了智慧矿山建设的战略紧迫性和现实必要性。
传统矿山安全管理多依赖人工巡检和事后处理,难以实现动态监测与实时预警,导致各类安全事故仍时有发生。根据《”十四五”矿山安全生产规划》数据,2022年全国非煤矿山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同比下降了17.5%,但重大事故仍偶有发生,特别是在尾矿库、高陡边坡等特殊作业区域,安全风险仍然突出。
传统矿山采掘作业仍以人力操作为主,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作业环境差等问题制约了矿业整体效率的提升。以某大型铁矿山为例,在未进行智能化改造前,日均产量仅能达到设计产能的80%左右。
许多矿山企业已部署SCADA/DCS系统、视频监控系统、设备维护管理系统等,但由于缺乏统一的数据中台,各系统间数据不互通、信息割裂,无法形成有效的决策支持。
传统矿山多采用定期检修模式,缺乏对设备健康状态的实时监测与智能预测,导致设备故障率高、维修成本高,平均故障间隔时间仅为120小时。

智慧矿山解决方案:打通数字化转型核心堵点
针对以上矿业痛点,智慧矿山一体化管控平台提供从感知、分析到决策的全链条数字化解决方案。
集中统一的数据采集与管理平台——打破信息孤岛
智慧矿山平台采用边缘计算技术,通过工业物联网协议接入各类传感器与设备数据,实现矿山生产、安全、环保等多源数据的统一采集与实时汇聚。平台通过建立标准化数据模型,为上层应用提供高质量数据基础,真正实现“一张图”管理。
以某大型露天煤矿为例,部署智慧矿山平台后,将原先分散在12个独立系统中的数据统一接入平台,数据采集实时性提升85%,数据完整性达到99.7%以上,为后续的智能化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智能安全预警与监测系统——构建多重安全保障体系
通过整合5G通信网络、智能监控摄像头、传感器及AI分析算法,智慧矿山平台可实现对边坡稳定、设备运行状态、人员定位、环境监测等维度的全息感知与实时预警。
具体功能点包括:
人员定位与轨迹追踪系统,实现井下工作人员实时定位与行为分析
边坡位移监测系统,基于物联网传感器与AI算法,实现高陡边坡稳定性动态预警
粉尘浓度监测与洒水联动控制,保障作业环境安全绿色
火灾烟雾预警系统,结合热成像与激光雷达技术,实现早期火灾智能识别
预测性维护与设备管理——降低运维成本,提高设备利用率
平台集成设备运行参数、历史维修记录、故障模式数据库等信息,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建立设备健康状态预测模型,实现设备故障的主动预测与预防性维护。
某铜矿通过实施该功能,设备故障率同比下降40%,维修成本降低30%,平均无故障运行时间提升至500小时以上。
智能调度与生产优化系统——提升效率与资源利用率
结合数字孪生技术与人工智能算法,平台构建矿山三维数字孪生模型,实现对采掘、运输、调度等全流程的数字化模拟与优化。通过智能调度算法,动态优化车辆路线、设备作业顺序,最大化提高生产效率。
以某铁矿为例,在数字孪生调度系统支持下,矿石运输效率提升15%,设备利用率提高20%,吨矿成本降低8%。
无人化作业场景应用——实现少人化、无人化目标
平台通过集成视觉识别、路径规划、远程控制等技术,支撑无人化开采、无人驾驶运输、远程操作等应用场景。通过5G基站+边缘计算架构,保证低延迟、高可靠性的远程控制系统。
某大型露天矿通过部署无人化作业系统,实现70%的采掘设备无人化操作,井下作业人员减少60%,矿石产量提升12%。
智慧矿山的综合价值与未来展望
通过智慧矿山一体化管控平台的应用,矿业企业可实现从传统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智能化决策模式转变,在安全生产、资源利用、效益提升等方面带来显著价值。
应用价值体现
安全保障能力显著提升
建立覆盖人、机、环、管全要素的智能化安全管理体系,实现对重大风险和隐患的全过程闭环管控,事故总量年均下降35%以上。
生产效率大幅提升
基于数据驱动的智能分析与决策支持,实现生产计划的精准制定、资源调度的优化配置和作业流程的智能化控制,整体效率提升20-40%。
运维成本有效降低
通过预测性维护策略,将设备维修率降低30-50%,故障停机时间缩短70%,运维人力成本减少40%。
绿色发展水平提高
集成环保监测与节能优化功能,通过精细化能源管理、粉尘控制和废水循环利用,实现能耗降低15%-25%,污染物排放减少30%以上。
未来展望
从技术演进角度看,智慧矿山将向以下几个方向迈进:
从单点应用向全产业链融合
未来智慧矿山将不再局限于某一环节的智能化,而是实现勘探、开采、运输、加工、回收全链条的一体化数字管理。例如,通过构建贯通矿产资源开发全过程的数据链和业务链,形成数据驱动的智慧矿山生态系统。
从自动化向智能化深度演进
以人工智能算法为核心的技术迭代将持续推动矿山生产决策从经验驱动向数据智能驱动转变。基于大模型的智能决策系统将能够处理更加复杂的业务场景,实现自主学习与持续优化。
从本地部署向云端协同
随着云计算、边缘计算技术的发展,智慧矿山系统将越来越多地采用混合云部署模式,实现本地实时处理与云侧智能分析的协同作业,提升整体系统的响应速度和扩展能力。
数字孪生+5G技术深度融合
数字孪生与5G网络的结合将实现矿山物理世界与虚拟空间的实时映射和交互。通过5G低时延特性,实现远程控制、精准调度、实时监测等功能,为实现矿山本质安全与高效生产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作为国家“十四五”发展规划的重点领域,智慧矿山建设不仅是矿业产业自身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更是实现国家资源安全保障、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支撑。未来,随着5G、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持续突破和融合创新,智慧矿山将为我国矿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新动能,为建设安全高效、绿色智能的现代化矿山奠定坚实基础。面向新时代,智慧矿山将以更高水平的智能化、数字化能力,构筑我国矿山安全发展的新高地,推动传统矿业向现代工业迈进,谱写智慧矿业发展的新篇章。

声明:本站发布的内容(图片、视频和文字)以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果涉及侵权请联系站长邮箱:sales@idmakers.cn删除,任何个人或组织,需要转载可以自行与原作者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