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节能环保新举措助力绿色发展
2024年,四川省成都市在节能环保和绿色低碳发展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积极举措,进一步促进了当地工业领域的绿色转型。成都市基于《成都市绿色发展规划(2023-2025)》的指导方针,通过政策支持、技术创新与企业合作,加速推进节能环保新实践,努力实现全市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环境保护的综合协调。
成都市政府与工业和信息化部协同,着重推进工业园区的数字化能碳管理中心建设,旨在对能耗与碳排放进行科学有效的全面管理。该系统采用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能够实时监控工业企业的能源使用情况,形成一套可视化的碳排放监控平台。所有能源消耗的数据都能实现实时采集与智能分析,这不仅增强了能源管理的效率,更为企业制定精准的节能减排策略提供了强有力的数据支持。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成都市通过搭建“智慧能源管理系统”,实现能耗数据全方位监测与能效优化。例如,特定园区通过构建能耗实时监测系统,识别生产过程中高耗能环节,并通过优化生产工艺、调整设备负荷等措施,显著降低了能耗。在2024年,该系统已帮助当地企业减少了约15%至20%的能耗,企业的运营成本也相应降低。
此外,成都市还加大了对再生资源回收行业的支持力度。通过联合相关部门,共同发布《成都市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发展行动计划》,鼓励以“互联网+回收”模式,将传统的线下回收平台升级为集线上预约、智能识别与绿色兑换为一体的集成服务。这种多元化、多样化回收模式,不但提高了再生资源的回收率,也为市民带来了便捷的参与方式,促进了绿色生活方式的普及。
政策支持是成都推进绿色发展的重要保障。成都市持续优化绿色政策体系,从财政补助到税收优惠,再到绿色金融产品的创新,力求为节能环保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同时,通过举办绿色产品展销会,促进绿色技术与产品的交流与应用,推动市内外专业机构和企业的合作,扩大绿色产业的市场影响力。
成都市政府还制定了一系列细化的绿色考核指标体系,以确保各项节能减排政策的落地实施。通过对重点行业设定碳排放指标,明确行业升级与排放削减路径,保障全市减排任务的落实。这些措施不仅推动了成都市的绿色转型,也为四川省乃至全国的绿色发展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经验。
整体来看,成都市在节能环保与绿色发展的新举措中,不仅着眼于当前的经济发展需求,更放眼长远的环境可持续性。成都市的经验表明,只有通过地方政府、企业、技术提供商三方的紧密合作与创新推动,才能真正实现从制造到智能制造、再到绿色制造的转型升级,为未来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节能环保超低排放解决方案
基于工业物联网、大数据、智能控制等技术,构建一套通用工业环保超低排放数字化管理平台。平台实现了对生产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资源与能源消耗的精准化、数字化、动态化、全过程监测与管控,助力工业企业实现超低排放改造和碳减排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