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推动绿色产业发展新路径
近日,绵阳市政府发布了关于加强区域产业绿色发展的实施方案,旨在促进全市经济的低碳转型,推动绿色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绵阳作为四川省重要的工业城市,其转型升级在全省乃至全国范围内都具有示范意义。
该《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到2025年,绵阳市将全力打造绿色工业体系,构建以高新技术为支柱的现代产业体系,提升产业链绿色化水平,全面完成节能与环保的双重目标,为全市的绿色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针对产业绿色化转型,方案中提出多项措施。
绵阳将致力于引进和推广绿色技术:
企业重点瞄准新材料、新型节能产品与再制造等领域,鼓励企业进行技术革新,加快落后产能的淘汰更新。此外,推行绿色制造,要求工业企业实现清洁生产,减少废弃物排放,提升资源利用效率。
数字化手段是在推动绿色转型中的又一大亮点。
方案指出,绵阳将继续扩大5G、物联网等新技术在工业领域的覆盖:
建设智慧绿色工业园区。通过数字化监测与管理平台,实现能耗数据的实时管控和碳排放的精准监测,为企业提供决策支持。
在政策支持方面,
绵阳市政府将设立绿色专项资金:
专项用于支持产业绿色转型和技术创新。通过公共财政杠杆作用,引导社会资本进入绿色产业,形成多层次的投融资结构,支撑绿色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与此同时,绵阳积极响应国家“双碳”战略目标,推动能源结构优化。
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
增加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的比例,减少化石能源的依赖。推进园区企业的能效水平,通过能源管理系统,实施能耗监测与优化。
为确保目标的实现,绵阳将加强政策落实的监督力度,搭建协同管理平台。
在企业绿色认证制度的基础上:
建立产业绿色评价体系,实行动态追踪,确保绿色发展成效。
绵阳市政府表示,绿色产业发展是提高经济质量、增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通过构建绿色制造体系,加强技术创新,优化产业结构,绵阳将在国家绿色发展中发挥示范作用。同时,这将推动全市经济绿色增长、质量提升,进一步巩固四川省在绿色低碳发展中的战略地位。
节能环保超低排放解决方案
基于工业物联网、大数据、智能控制等技术,构建一套通用工业环保超低排放数字化管理平台。平台实现了对生产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资源与能源消耗的精准化、数字化、动态化、全过程监测与管控,助力工业企业实现超低排放改造和碳减排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