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新电池法规,对电池碳足迹进行监控管理

欧盟新电池法规,对电池碳足迹进行监控管理

新电池法案

新电法

欧盟电池法规(EU)2023/1542规定,2024年8月18日起,多项新要求将生效,包括有害物质、标签标识、性能耐久性、电池管理系统要求、固定式电池储能系统的安全性、合格评定、符合性声明、CE标志、经营者义务等要求,涉及所有电池类型。电池全产业链的相关企业需要特别关注电池法规的管控动态,确保产品出口欧盟时的合规性。

8月18日起,电池企业需要履行碳足迹监测和报告、推广使用回收材料以及建立有效的废电池回收和再利用系统等额外义务。中国电池企业面对这些新要求,需要进行合规性评估,增强供应链管理,进行技术升级,并持续教育和培训以确保团队了解新法规的所有要求和变化。

电池护照

电池护照

根据《新电池法》,自2027年起,动力电池出口到欧洲,必须持有符合要求的“电池护照”,这个数字身份证包含电池的制造商、材料成分、碳足迹、供应链等信息,其中最先成为“拦路虎”的是产品碳足迹信息,动力电池企业最早需要从2025年7月率先公布产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迹数值。

依据欧盟动力电池碳足迹计算草案,对于电池生产环节碳排放比例占比最大的电力碳排放部分,企业大概率要按照“国家平均电力消费组合”来计算电力碳排放数值,而中国的该项数值高于欧盟多国,也高于日本和韩国等其他主要动力电池生产国。动力电池已成为中国外贸“新三样”。海关总署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锂离子电池出口额同比增长94.3%。伴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崛起,市场研究机构Counterpoint报告显示,中国电池厂商占据了超过三分之二的市场份额

中国的电池产品碳足迹不占优势

碳足迹

根据欧盟法规,未来动力电池先是按照碳足迹大小分级贴标,随后将对超出碳足迹限制的产品禁售。从动力电池产品碳足迹构成看,电力碳排放占主要部分。据电池中国网援引的行业估算,电力碳足迹通常占电池碳足迹的七成左右。而据欣旺达副总裁、首席可持续发展官梁锐估算,由于电池主要生产环节的电气化程度高,电力相关碳排放实际可能占到电池生产碳排放的约90%

根据欧盟采信的电力碳足迹计算数据库Sphera数据计算,我国电力平均消费组合碳足迹比日韩等动力电池生产国高20%以上。虽然中国有不少电池厂商采用水电、风电等绿色电力进行生产,但由于绿色电力证书(绿证)机制尚未完善,如缺少注销和失效环节等,导致这些绿色电力的使用在碳足迹核算中未能得到充分体现。

动力电池企业的应对方式

对于动力电池企业来说,主要的碳排放环节发生在外购电力和蒸汽,其中碳排放强度最高、碳排放量最大的部件是电芯。而这部分碳排放的降低,需要通过使用清洁电力、减少材料碳排放等来实现。减少材料碳排放,一方面是增加循环回收材料的使用,另一方面则是自身工厂更难把控的上游环节,如原材料(如锂、镍)开采、运输、加工等,而供应链碳管理是电池企业的新课题,也是当前的重点和难点。

另一种解决方案就是去海外建厂。如今多家电池企业布局匈牙利,除了从国际环境和政策友好程度考虑,其地理位置也有利于企业辐射欧洲市场。另外,当地已经逐渐形成中国企业“抱团出海”的集群效应,在当地建厂能提高竞争力,同时在欧盟建厂可以规避合规风险。

解决思路

中国动力电池企业未来应对欧盟相关政策的解决思路,除了企业自身及早布局与谋划,还需要行业和相关部门的支持。

新电法

在提高动力电池行业本身竞争力方面,今年5月工信部发布了两份征求意见稿,分别为《锂电池行业规范条件(2024年本)》和《锂电池行业规范公告管理办法(2024年本)》。对锂电池产品的性能给出更详细的指标要求,电池能量密度与循环次数容量要求明显提升,要求行业企业高质量发展。

在产品碳足迹核算计算方式不公的问题上,则需要推动建立自主、权威的碳足迹数据库,披露并更新国家的电力碳足迹数据,并使其被国际市场认可。据了解,我国生态环境部碳足迹因子库的研究工作已起步。

在绿证方面,应当提高绿证的国际认可程度,争取使出口产品碳足迹能够使用绿证;进一步研究扣除绿证交易下的剩余电力消费组合计算,避免双重计算的同时,基于绿证机制的发展准确反映我国的能源转型成效。此外,随着能源结构转型,中国的电力碳足迹数值会进一步降低。

方案电话
联系邮箱
  • 数字化咨询
关注微信
  • 扫一扫,更多数字化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