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节能环保新举措
近年来,成都在节能环保与绿色发展方面进行了诸多尝试和探索,以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实现双碳目标。在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工业企业和园区数字化能碳管理中心建设指南》的背景下,成都积极响应,逐步推进数字化能碳管理中心的建设,通过信息技术与工业互联网的深度融合,形成精确、智能的节能减排模式。
政策背景与实施路径
《工业企业和园区数字化能碳管理中心建设指南》是推动工业领域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手段,旨在通过数据采集与分析,提升能耗与碳排放的监控和管理能力,助力企业实现绿色发展。成都根据此指南,结合自身发展特点,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城市的绿色转型奠定基础。
成都市政府明确表示,将通过提升数字化技术应用水平,推进工业园区和企业能源使用的智能化监测与管理,采用节能设备和清洁生产技术,逐步减少碳排放强度。结合大数据分析与物联网技术,成都将打造一批具有示范效应的绿色工业园区,提高城市的整体竞争力。

绿色发展措施与成效
1. 实施绿色工业园区建设:
开发科技化、低碳化的园区管理系统,提供能效分析、优化管理和碳排放预测,通过能源监视和环保监控实现节能减排。以大数据技术为支撑,帮助企业优化生产工艺,提升产品竞争力。
2. 推广清洁能源融合应用:
积极鼓励可再生能源的广泛应用,结合风能、光伏等国内外先进技术,降低化石能源比重。四川水电资源丰富,为清洁能源的推广提供了有利条件。
3. 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建立智能电网,实现精细化的电力调度与管理,同时积极引入氢能、储能等新兴技术,确保电源多样性与安全性。
4. 规范产业链碳足迹管理:
引导制造企业进行碳资产管理,定期发布碳足迹报告,推动绿色供应链管理,协同上下游企业实现整体减排目标。
通过一系列政策的实施,成都市已经逐渐形成了以低碳产业为导向的绿色城市发展模式。市政府计划到2025年将全市的绿电消费比例提升至50%以上,使电动汽车充电设施覆盖率达到城市90%的目标。
未来,成都还将加大力度推进能碳管理的标准化和智能化,继续深化节能低碳项目的建设,鼓励企业提高环保意识,通过政策、资金、技术等多层面共振,建立绿色发展长效机制。此外,成都市政府计划在2025年前实现重点行业和大企业碳排放的数据化管理,发布绿色工厂名录。
在各项措施的推动下,成都将成为一座绿色科技城市,巩固在国家绿色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地位。通过多方面的节能减排和环保监测,成都不仅为国家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作出贡献,也为全球气候挑战提供中国样本。
节能环保超低排放解决方案
基于工业物联网、大数据、智能控制等技术,构建一套通用工业环保超低排放数字化管理平台。平台实现了对生产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资源与能源消耗的精准化、数字化、动态化、全过程监测与管控,助力工业企业实现超低排放改造和碳减排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