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产业绿色规划新篇章
为推动绵阳地区绿色低碳转型,绵阳市政府结合国家最新政策和区域实际,发布了一系列产业绿色发展规划。以打造绿色经济新高地为目标,绵阳在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加快推进产业的绿色转型和升级,力求在“十四五”末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绿色产业集群。
城市在紧跟《工业企业和园区数字化能碳管理中心建设指南》的指导下,以智能化技术为支撑,积极推进数字化能碳管理中心建设,通过智能监测、能耗数据分析,为能耗管理提供精确的数据支撑。绵阳的这类绿色项目特别注重精准计量、智能管控和可视化展现,帮助企业实现能耗和碳排放优化,为该区域的低碳发展打下基础。

以数字化平台为核心,绵阳全面推进节能降碳的创新管理。举例来说,多家本地先进制造业企业率先搭建智慧能源管理系统,这一系统不仅可以确保能耗透明化与实时监控,还能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设备的远程调控与能耗优化,既保障生产效率,又减少了能源浪费,助力实现区域“双碳”目标。
与此同时,绵阳致力于引导传统重工业进行绿色改造。通过发展新能源、推行绿色制造技术,绵阳在钢铁、水泥等高能耗行业启动了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探索出一条以环保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的路径。企业在减排方面可以获取市场化的激励,区域内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大大增强。
地方政策上,绵阳建立了绿色产业发展支持基金,专注于推动绿色科技研发和低碳技术应用,积极支持处于绿色转型中的小型科技公司和科研院所,使得绿色技术真正服务于经济的发展与生态的质量提升。
与此同时,绵阳将产业发展节点与生态保护紧密结合,成立专项工作小组,聚焦小流域治理和生态修复工程,保障长江上游的生态屏障功能。同时,通过深度践行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加速推进乡村地区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等,提升区域整体的生态环境质量。
展望未来,绵阳的绿色产业规划象征着该市不单看重经济高速增长,还强调生态优势、科技创新与产业生态结合,以绿色治理理念引领城市发展。城际间协同、政府企业联动将成为绵阳应对双碳目标挑战的有效方式。逐步完善的绿色金融市场和不断成熟的科技创新环境,也将为绵阳在全国绿色经济版图中的崛起提供强大的助推力。
节能环保超低排放解决方案
基于工业物联网、大数据、智能控制等技术,构建一套通用工业环保超低排放数字化管理平台。平台实现了对生产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资源与能源消耗的精准化、数字化、动态化、全过程监测与管控,助力工业企业实现超低排放改造和碳减排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