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随着“双碳”目标的推进及日趋严苛的环保政策,水泥、钢铁、焦化等高耗能行业面临巨大节能减排压力。国家出台多项超低排放政策标准,要求行业加快技术改造、数据透明和管理升级。智能化节能环保管理平台凭借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生产全流程的能耗与排放闭环管控,助力企业降低运营成本、提升能效、确保合规达标,并最终推动绿色高质量发展。
一、政策驱动下超低排放改造势在必行
问:目前我国为何对水泥、焦化等工业企业实施严格的超低排放改造政策?存在哪些行业痛点?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和碳减排。各重点行业——如水泥、钢铁、焦化、化工等——因能耗高、排放大,一直列为大气污染防治与碳中和战略的重点改造对象。2024年以来,生态环境部、发改委、工信部等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推进实施水泥行业/焦化行业超低排放的意见》,以及《焦化企业超低排放控制技术指南》《节能降碳行动方案》《“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等权威文件,明确划定各产业的超低排放目标与改造时限。
以水泥和焦化行业为例:
水泥行业要求到2025年重点区域50%以上熟料产能完成超低排放改造,2028年全国力争达80%。超低排放标准涵盖颗粒物、SO₂、NOₓ等多个指标(如颗粒物≤10mg/m³),对生产全过程的有组织、无组织排放及清洁运输提出具体要求。
焦化行业同样分阶段推进,到2025年60%产能、2028年80%产能完成升级,指标涵盖颗粒物、NOₓ、SO₂、非甲烷总烃、氨等,并强制实行“清洁运输”。
行业普遍面临如下痛点:
- 环保设施投入及运行成本高,部分设备能耗高,运维难度大。
- 数据孤岛明显,少数依赖纸质或人工记录,现场控制依赖经验,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有限。
- 污染物排放难持续稳定达标,存在超标处罚风险,环保合规上报繁琐。
- 缺乏全局能效及碳资产科学管理、节能减排措施“各自为政”,整体优化不足。
政策倒逼加速行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单靠传统经验和末端治理难以满足“持续稳定达标”和协同减污降碳的双重需求。
二、智能节能环保管理平台如何破解行业难题?
问:面对政策强压和现实痛点,当前智能化节能环保解决方案有哪些核心技术和系统平台,可帮助企业实现全流程节能减排和超低排放?
答:当前行业领先的解决方案是基于物联网(IoT)、大数据、人工智能(AI)、云计算等技术,构建“智能节能减排管理平台”,对企业生产、能耗、环保设施运维、污染物排放及碳资产进行闭环管理。其代表性的功能系统包括:
1. CEMS数据质量台账及环境监测系统
实现烟气、废水、颗粒物等排放点的实时自动监测,数据采集全覆盖,小时、分钟级存储。自动对接国标/地标排放限值,自主生成电子台账。异常智能报警、趋势判读、数据溯源分析,保障排放持续稳定合规。助力企业轻松通过环保部门联网审查及复检。
2. 能耗与排放大数据分析平台
打通生产与能源设备及环保设施的采集端,实现能耗(电、煤气、水等)及各类排放数据的一站式采集、统计、可视化分析。通过AI算法进行能耗基准线建模与动态对标,识别高能耗环节及工序,实现节能优化建议推送。
3. 排放预测预警智能平台
基于历史及实时数据,AI深度学习模型可预测未来排放走势,对即将超标进行提前预警。结合生产计划,辅助调度优化运行参数,避免环保处罚,实现生产与排放动态协同。
4. EAM环保设备资产管理与预测性运维系统
对脉冲布袋、脱硫脱硝、SCR等环保治理设施进行全寿命周期监控。通过IoT采集关键参数(温度、压力、流量等)并分析。智能预警异常、预测性维护,降低故障率、延长设备寿命、提升治理效率。
5. 应急预警与联动响应系统
当检测到重大排放异常或超标事件时,自动触发分级应急计划,联动相关岗位、设备自动进入安全模式,并同步上报管理层及政府端,缩短响应时间。
6. 碳资产管理与核算系统
自动收集生产环节能耗、工序用碳数据,按国标自动核算碳排放量。支持企业参与碳交易、实现碳足迹全流程管理,为政府、集团及公众透明披露企业碳资产、践行绿色承诺。
7. 可视化监管驾驶舱(数字大屏系统)
集各类数据、图表、异常警告及能效排名、排放趋势于一体,大屏实时展示全厂主要能耗与排放状况,为企业管理层、环保官员提供一站式决策视图。
技术优势/亮点拾要:
- “经验驱动”转为“数据智能驱动”,所有决策基于数据,降低人为误差。
- 生产与环保协同优化,不再“顾此失彼”;实现效益、能耗、排放动态平衡。
- 整改、运维一体化,设备“预警-保养-更换”智能排程,避免停产停排。
- 合规报告自动生成,低成本满足年度排放绩效考核,碳资产核算无遗漏。
- 支持行业政策变化灵活升级,助力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
三、企业如何顺利实现政策达标?智能平台预期带来哪些效果?
问:企业推进数智化节能减排管理平台,怎样实现环保与经济效益双赢?平台上线后带来哪些具体成效?
- 政策合规与风险防控双重保障:平台上线后,企业可实现污染物排放全过程可追溯,自动比对政策限值、合规报告自动推送。持续稳定达标,风险预警及时,大幅降低被罚风险和偶发性超排损失,减轻环保监管压力。
- 降低综合运营成本,提高能效与设备可靠性:数据驱动生产优化,识别高耗能点,精准提出节能方案,预计协助企业整体能耗降低5%-10%;预测性维护保障关键设备健康,减少非计划停机,优化备品管理,整体维护成本下降10-20%。
- 支撑“双碳”战略,赋能绿色品牌竞争力:系统内嵌碳核算和碳资产管理,不但便于参与碳交易市场,还有利于对外披露ESG指标,提升企业绿色品牌与社会责任形象,赢得市场与政策双重支持。
- 提升现场管理与决策科学性:所有能耗与排放数据实时可视,异常警报直达相关责任人,提升一线运维与跨部门协作效率。管理层可随时调阅多维度分析与趋势,对节能减排绩效做到一目了然。
- 助力企业数字化、智能化长期转型:平台支持分阶段实施,灵活升级。以数字环保为突破口,带动全场景生产管理、能源管理、物料管理等环节的同步智能化,助力企业长期稳定发展。
在高压政策、环保刚需和绿色竞争环境下,智能节能环保管理平台为水泥、钢铁、焦化等高耗能工业企业提供了一体化节能减排和超低排放的数字化解决方案。通过全流程数据采集、智能分析与闭环优化,不仅可轻松应对合规压力,更大幅提升能效、降低成本、强化设备可靠性和企业长期绿色竞争力。未来,随着政策深化和技术升级,智能节能减排管理平台将成为工业企业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新基础设施”。
节能环保超低排放解决方案
基于工业物联网、大数据、智能控制等技术,构建一套通用工业环保超低排放数字化管理平台。平台实现了对生产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资源与能源消耗的精准化、数字化、动态化、全过程监测与管控,助力工业企业实现超低排放改造和碳减排目标。
声明:本站发布的内容(图片、视频和文字)以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果涉及侵权请联系站长邮箱:sales@idmakers.cn删除,任何个人或组织,需要转载可以自行与原作者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