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2025年2月28日,工信部发布的《加快推进民用爆炸物品行业转型升级实施意见》,为民爆行业指明了智能、安全和高质量发展的方向。该政策强调推动生产自动化、企业集中度提升和技术创新,对行业安全监管提出了更高要求。与此同时,传统“人防+经验”模式已难以应对高安全风险与复杂合规压力,亟需智能化安全管控新方案,全方位保障生产、储存、运输、使用等环节。
一、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现状与挑战
当前民爆行业监管存在哪些难点和不足?
——流向管控难题突出。传统手段主要依靠人工作业和断点式数据采集,物资流转追溯困难,难以及时响应违法流转和遗失风险。
——多环节安全隐患突出。爆炸物品的高危特性使得生产、仓储、运输等各环节都易出现漏管、信息滞后、人员违规等问题,安全事件屡见不鲜。
——数据孤岛与协调乏力。操作环节数据分布在不同平台,缺乏统一标准和共享机制,阻碍了行业合规和智能监管。
——法规压力增大。随着《GB 28263—2024 民用爆炸物品生产、销售企业安全管理规程》等新标准的出台,普遍存在合规成本高、手工流程繁琐等困扰。

行业进入“无人化”与数字化转型阶段主要面临哪些挑战?
首先,部分企业设备老旧,信息化建设滞后,系统升级投入压力大。其次,行业对技术平台的实时性、稳定性、安全性提出了更高要求,需应对IT与监管深度融合、电信级安全等问题。再次,部分企业对大数据、智能预警与可视化管理的理解和应用尚浅,难以实现管理的精细化。
二、智慧化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控与监测预警解决方案解析
针对民爆行业的复杂监管需求,智能安全管控平台如何构建?
思为交互民爆信息化解决方案以全生命周期“闭环管理”为核心,融合物联网、大数据、AI、GIS等新技术,搭建“生产-储存-运输-使用-销毁”全流程追踪监管体系,实现人、车、物、场、流程一体协同。
1. 全流程追溯监管(源头把控)
以RFID/电子标签技术为基础,动态实时赋码,实现每一包装单位的唯一身份。从工厂出库到现场归还,流向轨迹清晰可查,强化源头管控、责任可溯。
2. 智能仓储管理(安全防范)
在仓储环节,集环境监测(温湿度、烟雾、燃气),智能门禁与入侵检测于一体,实现异常情况联动报警。库存实时盘点、自动预警,大幅降低传统管理的“盲区”风险。
3. 运输在途监管(安全可视)
集成GPS/北斗定位、车辆轨迹规划与偏离报警、在途时长及速度监控、远程音视频会商等功能,对作业物资全程动态视频跟踪,对路线偏移或异常情况主动推送预警。
4. 作业现场安全管控(作业监控)
部署电子围栏、视频AI识别、作业人员/车辆定位与权限管理、爆破参数在线监测等,实现对现场人、物、操作流程的数字化监管,及时制止违规操作。
5. 人员资质与行为管理
建立从业者资质档案库,效期预警;采用人脸识别与智能门禁系统,保障关键岗位人员合规上岗;对关键操作岗位实施行为监控与风险分析。
6. 智能预警与应急指挥
以大数据建模,融合多源数据,自动分级推送预警信息。GIS可视化应急指挥与资产调度,支持事件现场快速响应和分布式联动,极大缩短决策与处置时间。
7. 数据驱动决策支持
依托数据中台,自动生成多维度运营、安全报表,智能分析流向异常、违规趋势,为企业和监管机构优化管理策略、提升本质安全提供科学支持。
方案有哪些实际创新点,有哪些权威标准或政策支撑?
——依托《GB 28263—2024》等国家标准,以及工信部《加快推进民用爆炸物品行业转型升级实施意见》要求,系统在流程合规性、应急联动能力与精细化追溯等方面都高度契合政策导向。
——平台实现了“底层数据全贯通、跨部门信息联动”,打破传统“静态报表”模式,满足国标的新型数字化监管趋势。
——智能预警、自动应急、可视化指挥等模块均通过实地场景验证,助力多起爆破企业与地方监管降本增效。
三、智慧化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控方案的综合价值
智慧化智慧安全管控平台,对企业与监管部门带来哪些核心价值?
1. 安全提升。将安全事故率降低50%以上,显著减少物品遗失、违规流转与人为违规操作。
2. 合规降本。自动化合规审查流程与数据采集,企业合规成本预期下降30%,满足国家新标准的高要求。
3. 提效赋能。全流程数字化作业减少纸面流转和人工工作量,实现运营效率整体提升20-40%。
4. 智能决策。主管部门可通过数据分析、风险预判,精准实施分级监管,提升监管针对性和科学性。
5. 可持续发展。智慧化平台推动行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支撑未来绿色发展与国际化市场拓展需求。
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
随着国家政策不断加码与数字化技术普及,智慧安全平台将成为民爆企业标配。从行业整合、无人化应用到智能预警与一体化监管,多家头部企业已投入实际应用,未来五年内有望形成标准化示范。结合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智慧安全管控还将赋能国际合作、绿色爆破与特种工程管理,为中国民爆行业带来持续的创新动能。
声明:本站发布的内容(图片、视频和文字)以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果涉及侵权请联系站长邮箱:sales@idmakers.cn删除,任何个人或组织,需要转载可以自行与原作者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