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随着矿业与基建行业的发展,边坡安全监测成为众多企业不可回避的核心难题。边坡灾害具有潜藏性强、破坏性大、预警窗口短等特点,一旦发生,往往造成重大人身、财产和生态损失。然而,传统安全管理方式在隐患排查、风险预警、应急响应等环节效率低下,致使“看得见风险、防不住灾害”成为常态。如何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实现精细化、智能化的边坡风险管控,成为矿山企业和监管部门的迫切诉求。本文将围绕“智慧安全管理系统”在边坡安全监测领域的应用进行系统解读,展示其为风险防控、责任落实和管理升级带来的变革价值。
一、政策驱动与行业挑战:边坡安全管理迫在眉睫
《“十四五”矿山安全生产规划》和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发布的《露天矿山边坡监测系统建设及联网工作的通知》都明确提出:全国露天矿山必须在规定期限内完成边坡安全监测系统的建设和联网,以实现对重点区域、关键环节重大安全风险的“远程化、可视化、智能化”管控。从政策层面看,合规压力前所未有——矿山企业唯有快速对接智能安监建设要求,才能过硬履行安全主体责任。

但现实中,企业却常常遭遇如下难题:
– 边坡变形、渗透等物理变化,肉眼难以及时察觉,传统人工巡视遗漏率高。
– 数据采集与分析分散、孤岛现象严重,信息闭塞导致预警滞后。
– 缺乏统一的风险评价模型,难以支撑由“被动反应”到“主动预警”的转变。
– 应急响应依赖经验,缺乏高效、协同的一体化指挥调度平台。
这些短板,严重制约了企业在复杂环境下的本质安全能力提升,也与国家“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要求相悖。
二、智慧安全管理系统:赋能边坡安全监测的核心支撑
1. 整体概念及技术基础
智慧安全管理系统融合了物联网(IoT)、大数据、人工智能(AI)、云平台等多项前沿技术,打造“人、机、环、管”一体化的数字化、智能化安全生产平台。其在边坡安全场景下,直接打通了数据采集、智能分析、风险评估、隐患治理、应急指挥等全链条,实现实时、动态、闭环管控。
2. 功能模块精解(以边坡安全监测为核心场景)
(1)智能风险监测与自动预警
– 物联网感知层:通过布设变形计、倾斜传感器、位移计、应力传感器、雨量计等多元设备,实现对边坡表层及内部物理参数的24小时在线采集。
– 视频AI联动:重点区域配套高清摄像头,结合AI视觉分析,快速识别异常动作和现场异常环境(如滑坡、渗水、土体崩塌等)。
– 自动阈值识别与多级预警:系统内置国家规范标准和企业定制阈值。任一路径感知数据异动,平台自动推送分级风险告警,实现提前干预,赢得应急处理黄金时间。
带来的优势:极大提升了监测密度及精准性,弥补人工巡查遗漏,实现风险的“源头严防”。
(2)大数据分析与风险评估模型
– 多源数据融合:平台将历史事故/隐患数据、监测曲线、地质资料、气象数据进行多维整合。
– 智能分析建模:通过机器学习算法,持续训练风险评估模型,动态呈现边坡安全状态和趋势画像。
– 风险等级分区&热力图可视化:自动生成风险分布图,辅助企业合理调度防护措施和巡检资源。
带来的优势:管理由人治走向“数据驱动科学决策”,真正实现“过程严管、风险严控”。
(3)隐患排查与闭环治理
– 移动端上报:一线操作人员通过平台APP,可随时扫码标记、指点拍照,快速上报隐患、附加定位和说明。
– 全流程管理:隐患从发现、登记、整改、复查到销号,均有时间节点和责任人绑定,确保落实到位。
– 沟通协同:线上督办与提醒,领导、技术、安监等多部门无缝衔接,打通信息流和责任流。
带来的优势:化解“隐患整改不到位、责任落实难”瓶颈,实现隐患治理的闭环化和精细化。
(4)应急响应与协同指挥
– 预案一键启动:一旦平台预警达到设定级别,自动联动应急预案,分配责任人、任务清单、应急物资清单。
– 指挥调度:支持在线指令发布、部门跨界协同、GIS地图态势展示,全程记录应急进展。
– 历史溯源与改进:应急过程和结果自动整理归档,方便事后复盘复查、知识库建设。
带来的优势:告别应急“慢半拍”,让现场处置更高效,提升整体抗风险韧性。
三、核心价值引领矿业安全新未来
这一智慧安全管理平台,已经成为落实《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关于露天矿山边坡监测系统建设及联网工作的通知》的关键工具。其核心价值体现在如下几方面:
– 管理效率提升:自动化、数据化、流程化,助力边坡监测与安全管理更高效;
– 风险防范强化:风险感知到响应的全链路智能管控,实现早发现、早处置,推动风险“零容忍”;
– 安全责任压实:全流程责任人可视化,闭环督办到位,真正“压实责任到人”;
– 决策科学支撑:风险等级、隐患治理、应急演练等全数据沉淀,精准助力企业高层科学决策;
– 企业可持续护航:系统化、智能化安全管控打造矿山可持续健康发展基石,为我国矿业数字化转型赋能。
安全管理的未来,始于远见,成于智行。边坡安全不再是隐形的“灰犀牛”,而是在智慧系统呵护下,稳若磐石的底线保障。矿山企业唯有顺应智能安监时代浪潮,加快数字化建设,方能赢得安全与发展双重红利。

声明:本站发布的内容(图片、视频和文字)以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果涉及侵权请联系站长邮箱:sales@idmakers.cn删除,任何个人或组织,需要转载可以自行与原作者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