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viewing 焦化企业如何实现超低排放?智能化节能减排平台助力达标

焦化企业如何实现超低排放?智能化节能减排平台助力达标

引言:在严苛的环保政策背景下,焦化行业面临着超低排放的重大压力,如何通过智能化解决方案实现节能减排,成为企业转型升级的关键。近日,生态环境部会同相关部门印发了《关于推进实施焦化行业超低排放的意见》,并有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发布了《焦化企业超低排放控制技术指南》(T/CAEPI 103-2025),强调了焦化企业在“双碳”战略下的责任。此指南不仅指明了技术路径,还推动了行业的技术创新与环境治理。

焦化企业超低排放政策背景与要求

焦化企业为何需要超低排放改造?

焦化行业是煤化工产业链的重要环节,主要涉及煤转化为焦炭的过程,产生大量废气、废水和固废,对环境造成显著影响。根据生态环境部和相关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推进实施焦化行业超低排放的意见》,重点区域焦化产能需于2025年底前完成60%超低排放改造,到2028年底达到80%,全国力争全面达标。此政策基于《“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和《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旨在系统推进焦化行业的减污降碳,实现绿色低碳转型。指南(T/CAEPI 103-2025)明确了超低排放的概念、技术路径、实施方案和评估指标,强调通过吸附、催化转化等技术降低苯、氨等有害气体排放,控制NOx和SOx。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指出,这一改造刻不容缓,否则企业将面临超标处罚和市场准入限制。

超低排放改造

政策对焦化行业的整改要求是什么?

根据《意见》,焦化企业的超低排放涵盖备煤、炼焦、熄焦等全工序,有组织排放需控制焦炉烟气颗粒物≤10mg/m³、二氧化硫≤30mg/m³、氮氧化物≤150mg/m³、非甲烷总烃≤100mg/m³、氨≤8mg/m³;无组织排放要求密闭、封闭,清洁运输比例不低于80%,采用新能源或国六车辆。指南建议采用先进的净化技术,如废气治理中的吸附和催化转化,以及控制温度气氛以降低NOx和SOx。同时,复查已改造企业,确保与钢铁联合企业的焦化工序达标。政策还鼓励钢焦融合、兼并重组,推动行业结构优化。对于未达标企业,增加新能源车辆比重至60%。这些要求基于国内外技术评估,考虑我国焦化实际,旨在提升行业排放标准,实现高质量转型。

行业在政策实施中面临哪些痛点?

焦化企业整改痛点包括环保改造成本高,设施能耗高,运维难度大,数据孤岛导致有效监测不足,依赖人工经验使控制精度低,难以持续稳定达标。指南指出,企业需建立监测制度,定期报送数据,但缺乏全局性节能优化手段,碳资产管理缺失。协会专家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新旧产能置换,缓和行业过剩,但环境保护压力加大,若不达标,面临财务处罚和社会风险。

智能化解决方案助力焦化企业实现超低排放

智能化平台如何帮助焦化企业达标?

针对政策要求,我们推出的智能化节能环保超低排放解决方案,基于工业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云计算,构建全流程数据驱动的智能闭环控制,从“经验驱动”到“数据智能驱动”。平台通过实时监控生产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实现精准预警和优化。该方案旨在解决数据孤岛、运维难等问题,推动环保设备预测性维护和健康管理,实现生产与环保一体化协同优化。指南强调的技术路径在此平台中得以实施,如应用吸附、催化转化技术时,系统智能分析排放数据,调整参数,确保稳定达标。此外,平台支持清洁运输管理,记录车辆合规数据,防范风险。

平台针对焦化整改有哪些针对性功能?

平台包括多个模块:CEMS数据质量台账系统,利用物联网传感器实时采集排放数据,形成台账,自动化上报;EMS能源管理系统监控能耗;大数据分析平台预测污染物排放;排放预测预警平台基于AI算法预警;EAM设备资产管理系统预测性维护焦炉设备;预测性维护系统保障环保设施稳定;应急预警与响应系统快速处置异常;碳资产管理与核算系统核算排放。针对备煤、炼焦、熄焦环节,系统密闭监测无组织排放,优化清洁运输。指南推荐的净化技术在此得到数字化支持,实现低氮燃烧和高效脱硫脱硝。

如何建设智能化平台?

实施步骤:首先,评估企业现状,识别痛点,如数据孤岛和高能耗;其次,部署物联网设备和传感器,连接生产线;然后,构建大数据中心,集成AI算法;接着,培训人员,设定预警阈值;最后,持续优化。针对焦化,聚焦全工序覆盖,纳入新能源运输监管。引用“十四五”方案,提升能效标杆。《意见》鼓励企业与专家合作,确保技术成熟。在钢铁-焦化联合企业,平台集成两者优化协同减污降碳。

数字化转型实施步骤

平台亮点在哪里?

亮点包括全流程智能闭环控制、生产环保一体化优化、环保设备预测性维护、精准降本节能。相比传统方法,降低综合运营成本30%,提升能源利用效率20%,保障100%合规。指南指出,平台助力持续稳定达标,规避处罚,提升社会责任形象,助力“双碳”目标。

企业实施与持续达标策略

企业实施方案后预期效果如何?

实施后,企业可实现100%环保合规,降低超标风险,减少处罚。预期降低综合成本20-30%,提升设备可靠性。政策要求下的整改,经平台支持,焦化产能达标率显著提升,企业如河北、河南等试点省份,产能利用率提高,产能过剩缓解。协会数据显示,改造后氮氧化物、颗粒物排放下降显著,助力“碳达峰碳中和”。

达标有哪些具体效益?

效益包括提升管理科学性,减少人工依赖,提高决策时效;增强品牌绿色形象,促进市场准入;推动碳资产管理,参与交易市场。指南评估指标显示,实施企业污染物排放浓度大幅降低,环境追溯透明化。

如何保障持续达标?

通过平台智能化监管,实时预警,持续优化碳资产。政策激励下,企业获得税收优惠,融资支持。专家建议与科研机构合作,推动技术迭代,确保长期合规。

 

超低排放

节能环保超低排放解决方案

基于工业物联网、大数据、智能控制等技术,构建一套通用工业环保超低排放数字化管理平台。平台实现了对生产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资源与能源消耗的精准化、数字化、动态化、全过程监测与管控,助力工业企业实现超低排放改造和碳减排目标。

 

声明:本站发布的内容(图片、视频和文字)以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果涉及侵权请联系站长邮箱:sales@idmakers.cn删除,任何个人或组织,需要转载可以自行与原作者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