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在“双碳”目标的大背景下,能源成本的持续攀升和日益严格的环保法规,让制造业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传统的能源管理模式已经难以满足企业节能降耗和绿色发展的需求。EMS能源管理系统,作为一种集数据采集、分析、优化于一体的智能化能源管理平台,正成为制造业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构建绿色竞争力的关键。
为什么制造业企业迫切需要EMS能源管理系统?
制造业企业面临哪些具体的能源管理痛点?
- 能源成本高企,利润空间受挤压:能源价格波动频繁,缺乏有效的管控手段,能源成本难以预测和控制,严重影响企业盈利能力。
- 能耗数据不透明,浪费严重:生产过程中存在大量的“跑冒滴漏”现象,能源浪费严重,但缺乏有效的监测和分析工具,无法精准定位浪费点。
- “双碳”目标压力大,降碳路径不明晰:国家“双碳”目标对制造业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企业缺乏科学的规划和可执行的降碳路径。
- 用能结构不合理,电费支出高昂:高峰时段电费高昂,但企业无法有效利用峰谷电价政策,用能成本居高不下。
- 设备能效低下,改造潜力难评估:关键用能设备能效低下,运行状态不明,企业无法评估节能改造的潜力与效益。
- 数据孤岛严重,决策依赖经验:能源管理与生产运营、财务核算脱节,数据无法共享,决策依赖粗放经验,缺乏科学依据。
- 合规压力大,报告填报繁琐:面临日益严格的节能法规与环保监管,合规性报告与数据填报工作繁重,耗费大量人力物力。
与传统能源管理模式相比,EMS系统有哪些优势?
传统能源管理模式通常依赖人工抄表、人工统计分析,效率低下、数据不准确,且缺乏实时性。而EMS系统则具备以下显著优势:
- 实时性:EMS系统能够实时采集和监测能源数据,及时发现异常情况,为快速响应和决策提供支持。
- 精准性:系统采用先进的传感器和数据分析算法,能够精准计量和分析能源消耗,定位浪费点,并提供优化建议。
- 智能化: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EMS系统能够进行能耗预测、节能潜力诊断和优化策略制定,实现智能化能源管理。
- 可视化:系统提供直观的可视化界面和报表,方便管理者了解能源使用情况,并进行决策。
- 集成性:EMS系统能够与其他系统(如MES、ERP)集成,实现数据共享和协同,提升整体管理效率。
国家政策对制造业企业实施EMS系统有哪些推动作用?
近年来,国家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和支持制造业企业实施EMS系统,推动节能降耗和绿色发展。例如:《“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明确提出要“推动重点用能单位建设能源管理中心,实施能源审计,开展节能诊断,推广节能技术和产品”。这些政策的出台,为EMS系统的推广应用提供了强大的政策支持。

智能化能源管理解决方案:如何从“能耗黑盒”走向“精益用能”?
EMS系统如何帮助制造业企业实现能源全景透视?
EMS系统通过部署智能传感器和数据采集设备,实现对企业能源入口(如变电站、天然气站)到末端用能设备(如生产线、空调系统)的全链条数据监测。系统能够实时采集电、水、气等各种能源介质的用量、压力、温度等参数,并以可视化的方式呈现,绘制企业“能源地图”,让管理者对能源使用情况一目了然。
EMS系统如何进行分项计量与成本中心核算?
EMS系统能够对企业的能源消耗进行精细化的分项计量,例如按照车间、产线、设备等维度进行计量。同时,系统能够结合财务数据,将能源成本精准分摊至具体的成本中心,例如将电费分摊到不同的产品型号或生产班组,实现能源成本的精细化管理。这有助于企业了解不同产品或部门的能源消耗情况,为优化资源配置提供依据。
EMS系统如何实现能效分析与能耗对标管理?
EMS系统能够对企业的能耗数据进行深入分析,例如计算单位产品能耗、单位面积能耗等关键指标。同时,系统能够将企业的能耗指标与行业标杆进行对标,找出差距,并为企业制定改进目标和措施提供参考。
EMS系统如何管理关键用能设备能效?
EMS系统能够实时监测关键用能设备(如电机、锅炉、空压机)的运行状态,例如电压、电流、功率、温度等参数。系统能够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评估设备的能效水平,并及时发现设备的异常情况。此外,系统还可以结合设备台账信息,建立设备能效档案,为设备的维护保养和节能改造提供依据。
EMS系统如何提供节能诊断与优化策略模型?
EMS系统内置了大量的节能诊断规则和优化策略模型,例如电机节能优化模型、空压机节能优化模型等。系统能够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自动诊断存在的能源浪费问题,并提供相应的优化策略建议。例如,系统可能会建议企业更换高效节能电机、优化空压机运行参数等。
EMS如何助力制造企业进行碳排放在线核算与管理(碳足迹追踪)?
在“双碳”目标下,碳排放管理变得至关重要。EMS系统能够将企业的能耗数据与碳排放因子精准关联,实现动态碳盘查,生成碳排放报告,为企业制定减排目标和措施提供数据支撑。此外,系统还可以追踪产品的碳足迹,帮助企业了解产品在整个生命周期内的碳排放情况,为企业进行绿色产品设计和营销提供支持。
EMS系统如何帮助制造企业实现需求侧管理与智能响应?
EMS系统能够根据电网的负荷情况和电价政策,自动调整企业的用能策略,例如在高峰时段减少用电量,在低谷时段增加用电量,从而降低电费支出。此外,系统还可以根据企业的生产计划和能源需求,实现智能化的能源调度,确保生产的稳定运行。
EMS系统如何实现业财能一体化?
打破数据孤岛,EMS系统能够与企业的生产管理系统(MES)和财务系统(ERP)进行集成,实现生产数据、财务数据和能源数据的共享和协同。例如,系统可以将能源成本精准分摊至具体产线、班组或产品,驱动精细化管理,为企业的决策提供更全面的数据支持。
EMS系统如何实现移动化赋能?
通过移动端App,管理者可以随时随地查看能源数据、接收报警信息、进行远程控制等操作,大大提升了管理效率。例如,当系统检测到设备运行异常时,会立即通过App向相关人员发送报警信息,以便及时处理,避免能源浪费和安全事故。
EMS的应用价值与具体效益:降碳增效,驱动绿色发展
实施EMS系统后,制造业企业能获得哪些具体效益?
实施EMS系统后,制造业企业可以获得以下显著效益:
- 节能降耗,降低能源成本:通过精准的能耗监测和优化控制,企业可以实现节能降耗,降低能源成本,提升盈利能力。一般来说,企业实施EMS系统后,预计可实现5%-20%的节能率。
- 降碳减排,提升绿色竞争力:通过碳排放在线核算与管理,企业可以有效降低碳排放,履行社会责任,提升品牌形象,增强市场竞争力。这有助于企业更好地满足客户对绿色产品的需求,赢得更多的市场份额。
- 提升管理效率,降低运营成本:通过自动化和智能化管理,企业可以减少人工干预,提高管理效率,降低运营成本。例如,减少人工抄表和数据统计的时间,降低设备维护成本等。
- 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生产效率:通过精准的能源管理,企业可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生产效率,并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 提升合规能力,降低风险:通过满足相关的节能法规和环保监管要求,企业可以降低合规风险,避免因违规而产生的经济损失和声誉损害。
EMS系统的投资回报期一般是多久?
EMS系统的投资回报期因企业的具体情况而异,但一般来说,企业可以在1-3年内收回投资。通过节能降耗、降低运营成本、提升管理效率等方面的效益,EMS系统能够为企业带来长期的经济回报。

声明:本站发布的内容(图片、视频和文字)以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果涉及侵权请联系站长邮箱:sales@idmakers.cn删除,任何个人或组织,需要转载可以自行与原作者联系。